福建華東船廠有限公司地處中國最理想的深水避風良港——羅源灣北岸,在國際航運“寒流”中曾連年虧損,不過船廠以“立足羅源,輻射全球”為戰略,銳意創新,秉持工匠精神,成功“破冰”突圍,成為東南沿海最主要的修船基地,今年第一季度產值有望創紀錄達到1億元,將扭虧為盈。精耕國際修船市場的同時,華東船廠開始向高端海工智造業轉型。
投產后遇“寒流”
以創新求發展
記者日前在羅源縣碧里鄉的華東船廠看到,碼頭和船塢停靠著來自英國、韓國等國家的10艘大型船舶,最大的為30萬噸級,修船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華東船廠于2012年在羅源試投產,可修造從3萬噸級到30萬噸級的各類船舶,為福建規模最大的修造船廠。然而,受國際航運不景氣影響,華東船廠連續三年出現虧損,一度陷入困境。
“壯士斷腕,以品質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華東船廠董事長陳為仁告訴記者,公司從2015年起主動退出過度競爭的造船市場,依托羅源灣區位優勢,精耕國際修船市場,聘請了有40年管理經驗的湯瑞良來管理,2015年、2016年在“寒流”中加強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目前,華東船廠填補了從舟山以南至珠江口以北之間約800海里區域內無大型修船廠的空白,修船業務遍布全球,與日、韓、德、英等國航運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年修船數高達200多艘,并獲得“2016年度省級工業和信息化高成長企業”等榮譽。
一季度將扭虧
向海工“智造”轉型
“目前航運市場略有回暖,根據接到的訂單,今年第一季度產值有望達到1億元,修船數超過60艘,同比增長近一倍,將刷新投產以來的紀錄,實現扭虧為盈。”湯瑞良告訴記者,“開門紅”成績得益于公司對品牌的堅持,以工匠精神打造一流服務。
“品質和創新是公司的兩大著力點。”湯瑞良舉例說,“去年我們維修了日本的一艘貨輪,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將維修周期從常規的18天壓縮到了12天,為對方增創了近30萬美元的租金收入。今年,這家公司成了我們的‘回頭客’,還與我們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同時,作為離臺灣本島最近的修船基地之一,華東船廠精耕臺灣這一潛力市場,在當地設立營銷網點,提供高性價比的修船服務。
“華東船廠已成為東南沿海最主要的修船基地,未來還將進軍國際大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市場。”陳為仁告訴記者,公司主動對接“海上福州”戰略,“十三五”期間擬實施游艇制造等多個技改項目,由傳統船舶制造向海工制造轉型。海工制造屬于高端制造業,科技含量及制造工藝水平極高,華東船廠計劃將8萬噸級船臺改建為海洋工程塢,項目竣工后可年產1座981型半潛式鉆井平臺及2座JU2000E自升式鉆井平臺,年產值最高可達9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