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來福士),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制造商。其產品占中國國內交付量的78%,手持訂單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3%。
招商局工業下屬兩個企業:友聯船廠在國際上已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海工及船舶修理改裝高端品牌,招商局重工亦為已成為中國海工裝備及特種船舶高端產品建造商。
百年招商局,內部產業格局再調整,一個全球最大的海工裝備制造商已然誕生。
4月7日,招商局港口(00144)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招商局工業集團(以下簡稱招商局工業)出售其所持有中集集團(02039)全部24.53%的股權,總計出售代價為85.4億港元。
雖然該公告僅有10頁之長,但內部卻蘊有巨大深意。
招商局工業母公司為招商局集團(簡稱招商局),而招商局又為中集集團第一大股東,故此此次出讓可以理解為招商局內部的股權置換,亦可以理解為招商局內部海工業務的的協調重整。
自2014年李建紅出任招商局董事長以來,招商局內部產業整合開始加速,百年招商局正在進行第二次“再造”。
以2015年為例,彼時12月,經國家國資委批準,招商局航運物流業務整體兼并了中國第三大航運集團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后者成為前者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兩公司公路板塊重組已全面啟動;同年12月30日,招商局實施地產旗艦板塊的重大無先例重組,將招商局工業區吸收合并招商地產整體上市。
由此導出同樣的邏輯,中集集團與招商局工業的合并,并不令人意外。事實上,在2015年底、2016年初,招商局集團內部已有海工業務合并的類似傳言。
資料顯示,中集集團于1980年1月創立于深圳,1994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目前是A+H股公眾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為招商局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弘毅投資等,該公司同時位列2015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90位。
招商局工業誕生于1997年11月,由招商局集團在友聯船廠有限公司和招商局發展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整合成立。
細看兩公司產業,在海工業務方面多有重合之處。
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來福士),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制造商。其產品占中國國內交付量的78%,手持訂單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3%。
招商局工業下屬兩個企業:友聯船廠在國際上已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海工及船舶修理改裝高端品牌,招商局重工亦為已成為中國海工裝備及特種船舶高端產品建造商。
事實上,雖然業務方面并不沖突,但鑒于全球海工業務的低迷,中集集團和招商局工業在均向對方領域滲透。2015年11月,招商局重工拿下新加坡一家公司4座深水半潛式鉆井輔助平臺的訂單,就被認為是挑戰了中集來福士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
目前尚不知合并中兩家公司合者作為主導,但如果純看體量及營收,則中集集團的可能性最大。
資料顯示,中集集團2016年全年實現營收約511億元,凈利潤5.4億元,上市以來連續23年實現盈利;招商局工業則未有相關資料顯示,但其在2015年于江蘇的一場招聘會上稱,該公司總資產已近150多億港元,實現年產值百億目標。
這里有一個小細節:由于中集集團利潤中如果不計入中集安瑞科(3899.HK)對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南通太平洋)收購項目的大幅撥備,那么中集集團2016年的利潤則大增——這項大幅撥備高達12.1億元。 以此觀之,中集集團總體營收規模數倍于招商局工業,且海工業務亦領先于后者。
歷史可窺斑知豹,根據智通財經的觀察,兩公司海工業務的合并早于2015年即已開始,最早見于2015年7月深圳市政府公布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建設實施方案》中有所體現。
該方案提出,支持招商局集團、中集集團整合海工產業資源,建設前海海工金融產業單元和全球研發中心,支持招商局集團以前海蛇口片區為中心投資布局海外海工基地網絡。要將前海蛇口片區打造為全球最大的海工裝備總部基地,力爭5年內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
有意思的是,作為招商局董事長的李建紅,亦有多年中集集團的職業歷煉經歷,自1995年3月起,李建紅歷任中集集團董事、董事長、副董事長,并于2010年10月25日起再次擔任公司董事長,直至2015年12月28日辭去其位于中集集團的所有職務,總計擔綱中集集團高管10年。
據悉,鑒于中集集團和招商局工業的體量,但如同招商工業區和招商地產的合并誕生全球最大房企一樣,中集集團與招商局工業的合并,同樣將締造出全球最大的海工裝備制造商。
招商局工業下屬兩個企業:友聯船廠在國際上已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海工及船舶修理改裝高端品牌,招商局重工亦為已成為中國海工裝備及特種船舶高端產品建造商。
百年招商局,內部產業格局再調整,一個全球最大的海工裝備制造商已然誕生。
4月7日,招商局港口(00144)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招商局工業集團(以下簡稱招商局工業)出售其所持有中集集團(02039)全部24.53%的股權,總計出售代價為85.4億港元。
雖然該公告僅有10頁之長,但內部卻蘊有巨大深意。
招商局工業母公司為招商局集團(簡稱招商局),而招商局又為中集集團第一大股東,故此此次出讓可以理解為招商局內部的股權置換,亦可以理解為招商局內部海工業務的的協調重整。
自2014年李建紅出任招商局董事長以來,招商局內部產業整合開始加速,百年招商局正在進行第二次“再造”。
以2015年為例,彼時12月,經國家國資委批準,招商局航運物流業務整體兼并了中國第三大航運集團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后者成為前者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兩公司公路板塊重組已全面啟動;同年12月30日,招商局實施地產旗艦板塊的重大無先例重組,將招商局工業區吸收合并招商地產整體上市。
由此導出同樣的邏輯,中集集團與招商局工業的合并,并不令人意外。事實上,在2015年底、2016年初,招商局集團內部已有海工業務合并的類似傳言。
資料顯示,中集集團于1980年1月創立于深圳,1994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目前是A+H股公眾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為招商局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弘毅投資等,該公司同時位列2015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90位。
招商局工業誕生于1997年11月,由招商局集團在友聯船廠有限公司和招商局發展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整合成立。
細看兩公司產業,在海工業務方面多有重合之處。
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來福士),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制造商。其產品占中國國內交付量的78%,手持訂單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3%。
招商局工業下屬兩個企業:友聯船廠在國際上已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海工及船舶修理改裝高端品牌,招商局重工亦為已成為中國海工裝備及特種船舶高端產品建造商。
事實上,雖然業務方面并不沖突,但鑒于全球海工業務的低迷,中集集團和招商局工業在均向對方領域滲透。2015年11月,招商局重工拿下新加坡一家公司4座深水半潛式鉆井輔助平臺的訂單,就被認為是挑戰了中集來福士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
目前尚不知合并中兩家公司合者作為主導,但如果純看體量及營收,則中集集團的可能性最大。
資料顯示,中集集團2016年全年實現營收約511億元,凈利潤5.4億元,上市以來連續23年實現盈利;招商局工業則未有相關資料顯示,但其在2015年于江蘇的一場招聘會上稱,該公司總資產已近150多億港元,實現年產值百億目標。
這里有一個小細節:由于中集集團利潤中如果不計入中集安瑞科(3899.HK)對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南通太平洋)收購項目的大幅撥備,那么中集集團2016年的利潤則大增——這項大幅撥備高達12.1億元。 以此觀之,中集集團總體營收規模數倍于招商局工業,且海工業務亦領先于后者。
歷史可窺斑知豹,根據智通財經的觀察,兩公司海工業務的合并早于2015年即已開始,最早見于2015年7月深圳市政府公布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建設實施方案》中有所體現。
該方案提出,支持招商局集團、中集集團整合海工產業資源,建設前海海工金融產業單元和全球研發中心,支持招商局集團以前海蛇口片區為中心投資布局海外海工基地網絡。要將前海蛇口片區打造為全球最大的海工裝備總部基地,力爭5年內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
有意思的是,作為招商局董事長的李建紅,亦有多年中集集團的職業歷煉經歷,自1995年3月起,李建紅歷任中集集團董事、董事長、副董事長,并于2010年10月25日起再次擔任公司董事長,直至2015年12月28日辭去其位于中集集團的所有職務,總計擔綱中集集團高管10年。
據悉,鑒于中集集團和招商局工業的體量,但如同招商工業區和招商地產的合并誕生全球最大房企一樣,中集集團與招商局工業的合并,同樣將締造出全球最大的海工裝備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