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國重工披露年報稱,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0.64億元,同比下降12.95%;實現利潤總額10.94億元,上年同期為-29.31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98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6.21億元相比實現扭虧為盈。
關注中國重工的中國銀河行業研究員鞠厚林曾分析:“前三季度,公司向中船重工集團、中國動力轉讓了下屬六家二級子公司股權,10.50億元計入了投資收益,成功助力公司扭虧。”
中國重工逆勢扭虧
對于船舶工業而言,國際船舶市場持續深度調整,國內船舶工業亦深陷困境,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造船指標齊齊下降,新船有效需求不足,船企接單艱難,企業生產持續面臨嚴峻挑戰,船企盈利能力繼續下降。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底,重點監測企業營業利潤率僅為0.5%,比2015年下降0.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和虧損額都有所增長。
開源證券行業研究員田渭東表示:“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影響,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2016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同比大幅下降67%,年末全球船企手持訂單較2015年底下滑25%。國內船舶市場三大造船指標同比也出現下降。”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353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5.6%;承接新船訂單量為210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2.6%。
在造船業全面低迷的背景下,中國重工的逆勢扭虧則頗為顯眼。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稱,2016年,公司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通過內部整合及改革重組主動削減過剩產能,打好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攻堅戰,扭轉了業績虧損局面。
田渭東分析:“公司參與中國動力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向中國動力轉讓四家二級子公司股權,獲得中國動力3.5億股股份;還完成了向控股股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轉讓兩家二級子公司股權事宜。通過資產整理,公司成功實現扭虧。”
此外,田渭東還表示:“公司2016年推出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向控股股東中船重工集團及關聯方大船投資、武船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9億元,全部用于償還有息負債。增發將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打好基礎。”
中國銀河行業研究員鞠厚林表示:“集團整合及資本運作推進迅速,胡總入主后,采用分業務板塊運作思路,目前已經完成動力平臺的初步整合,正在推進電子信息平臺的建設。公司定位為集團海洋裝備總裝平臺,關注集團后續對相關資產的資本運作。”
軍工業務前景可期
中國重工在年報中指出,“2016年,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成為公司的重要抓手之一。年內公司各項軍工重大裝備任務按計劃節點順利實施。其中,由公司全資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已完成設計工作,主船體已在塢內合攏成型,正在開展設備安裝和舾裝等建造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重工披露年報的同時,新華社也于同一天報道了“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于4月26日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的最新消息。
事實上,中國重工在軍工業務上的發展不僅僅是承建航母,公司還于2016年順利交付多艘海軍艦艇,為我國國家安全、海洋強國提供更為有效的海軍裝備支撐。
公司表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大力拓展了軍貿等業務的發展空間,報告期內,公司扎實推進軍貿市場開發、軍貿項目執行等工作,多個合作項目進展良好,一批輕型護衛艦、近海巡邏艦等軍貿產品完工交付,潛艇軍貿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有分析人士稱:“公司是海軍裝備主要供應商,海軍大建將助力公司未來前景。”
田渭東認為,我國正處在軍事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中國軍隊正積極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方針,突出海上軍事斗爭和軍事斗爭準備。海軍正在按照近海防御型與遠海護衛型相結合的戰略要求,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化海上軍事力量體系,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戰略支撐。2016年海軍有24艘艦船入役,造艦規模已居世界首位。
關注中國重工的中國銀河行業研究員鞠厚林曾分析:“前三季度,公司向中船重工集團、中國動力轉讓了下屬六家二級子公司股權,10.50億元計入了投資收益,成功助力公司扭虧。”
中國重工逆勢扭虧
對于船舶工業而言,國際船舶市場持續深度調整,國內船舶工業亦深陷困境,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造船指標齊齊下降,新船有效需求不足,船企接單艱難,企業生產持續面臨嚴峻挑戰,船企盈利能力繼續下降。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底,重點監測企業營業利潤率僅為0.5%,比2015年下降0.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和虧損額都有所增長。
開源證券行業研究員田渭東表示:“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影響,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2016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同比大幅下降67%,年末全球船企手持訂單較2015年底下滑25%。國內船舶市場三大造船指標同比也出現下降。”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353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5.6%;承接新船訂單量為210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2.6%。
在造船業全面低迷的背景下,中國重工的逆勢扭虧則頗為顯眼。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稱,2016年,公司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通過內部整合及改革重組主動削減過剩產能,打好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攻堅戰,扭轉了業績虧損局面。
田渭東分析:“公司參與中國動力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向中國動力轉讓四家二級子公司股權,獲得中國動力3.5億股股份;還完成了向控股股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轉讓兩家二級子公司股權事宜。通過資產整理,公司成功實現扭虧。”
此外,田渭東還表示:“公司2016年推出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向控股股東中船重工集團及關聯方大船投資、武船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9億元,全部用于償還有息負債。增發將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打好基礎。”
中國銀河行業研究員鞠厚林表示:“集團整合及資本運作推進迅速,胡總入主后,采用分業務板塊運作思路,目前已經完成動力平臺的初步整合,正在推進電子信息平臺的建設。公司定位為集團海洋裝備總裝平臺,關注集團后續對相關資產的資本運作。”
軍工業務前景可期
中國重工在年報中指出,“2016年,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成為公司的重要抓手之一。年內公司各項軍工重大裝備任務按計劃節點順利實施。其中,由公司全資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已完成設計工作,主船體已在塢內合攏成型,正在開展設備安裝和舾裝等建造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重工披露年報的同時,新華社也于同一天報道了“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于4月26日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的最新消息。
事實上,中國重工在軍工業務上的發展不僅僅是承建航母,公司還于2016年順利交付多艘海軍艦艇,為我國國家安全、海洋強國提供更為有效的海軍裝備支撐。
公司表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大力拓展了軍貿等業務的發展空間,報告期內,公司扎實推進軍貿市場開發、軍貿項目執行等工作,多個合作項目進展良好,一批輕型護衛艦、近海巡邏艦等軍貿產品完工交付,潛艇軍貿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有分析人士稱:“公司是海軍裝備主要供應商,海軍大建將助力公司未來前景。”
田渭東認為,我國正處在軍事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中國軍隊正積極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方針,突出海上軍事斗爭和軍事斗爭準備。海軍正在按照近海防御型與遠海護衛型相結合的戰略要求,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化海上軍事力量體系,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戰略支撐。2016年海軍有24艘艦船入役,造艦規模已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