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40萬噸級的系列VLOC(超大礦砂船)建造合約“千呼萬喚”終于落地,而其中大部分的訂單都將“花落”國有上海外高橋;業界認為,這一爭議訂單將給本已岌岌可危的市場再添新亂。
中國礦運(China Ore Shipping,中遠與中海集團的合資公司)價值近10億美元的10艘VLOC大單已正式“塵埃落定”,承建廠商方面據悉上海外高橋將分到“最大一杯羹”。
知情人士透露,總部設于新加坡的中國礦運將訂造初步10艘40萬噸級的新船,相關交易是基于巴西礦商淡水河谷(Vale)提供的為期25年的包運合同。
具體分配是,中船集團旗下的上海外高橋承建其中7艘船,另外3艘由中船重工的船廠承攬。
一位消息人士稱,“中國礦運還沒決定交由中船重工的哪家船廠打造,但接下來3周就得拿出主意。”
《貿易風》此前曾報道,由于船東和船廠無法就價格事宜商定一致,故協商工作曾一度陷入僵局。
據悉,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的要價是在每艘1億美元以上,而中國礦運基于船市那么糟糕,心理價位為不到9000萬美元。
但在這之后,雙方都“退了一步”達成妥協,同意在每艘高于900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外高橋的船將從2017年晚些時候起陸續交付。
這些船將可使用LNG作為燃料,并且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氮氧化物Tier III排放標準。
中國礦運是于5月成立,中遠投入資本1.683億人民幣(約合2714萬美元)占比51%,中海集團的投入為1.617億人民幣(約合2600萬美元)。
此前,這家合資公司還斥資4.45億美元,向淡水河谷購入4艘造于熔盛的VLOC。這筆交易附帶為期25年的售后回租協議,外加5年的備選延長期。
上述4艘船:40萬噸級的Yuan Shi Hai輪(前Ore Caofeidian輪)、Yuan Jian Hai輪(前Ore Lianyugang輪)和Yuan Zhen Hai輪(前Ore Jiangsu輪,均造于2013年),以及Yuan Zhou Hai輪(前Majishan輪,造于2014年)均已完成交付。
這份最新訂單在散貨船市深受打擊之時,對于中國船廠而言可謂“久旱逢甘露”。今年以來,按照修正總噸計算散貨船的新單成交量已大幅下挫77%。據克拉克森-柏拉圖(Clarksons Platou)稱,傳統而言中國承接的新單當中一半以上都是出自這一板塊。
據了解,今年全球的散貨船訂單多已獲得鋼廠及礦商的租約,譬如掛鉤新日鐵住金(Nippon Steel Sumitomo metal)在日本投建的9艘24萬噸級和25萬噸級的散貨船。
當時《貿易風》在曝出新日鐵的這一獨家消息時,就有人士警告稱這勢必加重散貨船市的壓力,使其很難從運力過剩的頑疾當中康復過來。鋼廠和礦商由于運力過剩導致運費下降而從中受益,但獨立船東卻在這樣的形勢下跌得很慘。
研究機構Alphabulk在近期的干散運報告中寫道,40萬噸級的超級船隊仍在不斷擴容,使得掛鉤淡水河谷的巴西至中國航貿線路已運力充盈。鑒于這一航貿市場已被這類船舶主導,即租船或將失去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