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日國際航運協會(ICS)正式向國際海事組織(IMO)表態,支持將壓載水管理公約生效日期推遲兩年的提議,但許多國家和相關企業已經在為今年9月8日壓載水管理公約正式生效做準備了。韓國政府和企業就是其中的“堅定派”。為使韓國國籍的船舶跟上公約生效的步伐,韓國近日采取多項舉措幫助航運公司按時執行公約、避免遭受相關損失。具體措施包括政府、保險公司、船海金融中心、銀行等為其提供融資支援和擔保,以及相關多家機構簽署業務合作協議,互相提供幫助和支援。
根據中國、韓國和日本三國達成的協議,9月8日之前,在中韓日三國航線上航行的船舶都必須安裝壓載水處理系統;在其余的國際航線上航運的現有船舶,必須在2022年9月7日國際防止污染設備定期核查實施之前安裝壓載水處理系統;而壓載水管理公約生效執行之日后建造的船舶則必須在建造時安裝壓載水處理系統。韓國政府明確表示,韓國籍船舶必須按期遵守執行上述規定。
根據韓國有關部門的測算,一艘船安裝壓載水處理系統所需費用為3億~50億韓元(折合26.5萬~442.5萬美元)。韓國船東協會共有會員企業168家,其擁有在國際航線上運營的商船1014艘。到目前為止,已有172艘船配套安裝了韓國企業生產的壓載水處理系統,還有占83%的842艘船將在今后安裝,其中在今年年內計劃安裝的為126艘,總計需要安裝費用609億韓元(約5400萬美元)。鑒于近年來航運市場持續不景氣,航運公司的財務狀況普遍惡化,債務負擔極為沉重,要籌措到這樣一筆資金實屬困難重重,為支援韓國的航運產業發展,韓國政府和有關方面決定采取有效措施,如通過設立專門機構和提供資金支援等來幫助航運企業克服困難、攻占市場。
目前,韓國已有7家機構聯手設立了船舶壓載水民間共生協議體,這7家機構包括韓國船舶壓載水協會、韓國船東協會、韓國造船海工裝備配套設備物資工業協同組合、船舶安全技術公團、海洋環境管理公團、韓國船級社(KR)和韓國造船海工裝備配套設備物資研究院等。該協議體成立后將協調韓國船舶壓載水系統的研發、制造及技術、質量等共同標準制定等事宜,實現壓載水產業鏈內的信息情報交流與共享,以提高產品性能;促使企業合作發展、互利共贏,構筑共生的生態界;促進壓載水處理系統產品高效運轉并共同開展售后服務;引導韓國航運公司的船舶安裝使用國產壓載水處理系統,同時擴大國際技術、信息交流,開拓國外市場,積極參與IMO有關壓載水系統議題的共同研究和開發。
在融資支援方面,韓國海洋擔保保險公司將為企業頒發信用等級擔保和業務計劃保險證書,兩大國有銀行韓國產業銀行和韓國進出口銀行將為船舶新安裝壓載水處理系統提供最高上限為安裝費用76%的低息貸款。有了保險公司的擔保和保險證書,壓載水處理系統生產企業和使用企業將更容易從各銀行貸款,而且利率比市場利率更低。
韓國海洋水產部有關負責人在日前舉行的壓載水處理系統金融支援方案說明介紹會上表示,除出臺的上述金融支援舉措外,該部目前正與財政企劃部和金融委員會等政府部門協商進一步擴大融資支援范圍,后續舉措會相繼出臺。政府和韓國海洋金融綜合中心將對韓國配套企業研發、生產壓載水處理系統中的關鍵核心部件和實現國產化提供融資、稅收減免、獎勵等多方面政策性支援,并推動企業與全球壓載水處理系統專業研發和生產部門、企業進行技術、信息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