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非常困難的十年后,航運市場供需失衡有所改善,新船訂單開始回升。根據獨立研究和咨詢公司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的統計,造船廠仍然面臨訂單不足的局面,依然必須爭取生存。
最新的MSI分析顯示,新船價格可能會下降,因為造船廠有太多的船塢碼頭空置,甚至具有高質量設施的船廠也被認為有被關閉的風險。
將2015年中期情況與今年同期的訂單進行比較,MSI分析顯示,幾乎所有主要船型的訂單量均大幅下降。“按年平均計算,MSI認為2018年新造船價格將再下降5%。顯然,這將部分取決于造船廠和船舶的類型,但我們認為,隨著交貨量超過合同量,船廠的遠期合同將在2018年進一步下降。”MSI總監亞當·肯特解釋說,“這對新造船市場價格意味著什么,那就是我們不相信價格周期的底部已經到達。”
全球大部分造船廠預計在2018年將面臨訂單不足的局面。根據MSI的數據,目前相對健康的船廠位于歐洲,在過去的12個月里,郵輪訂單將使它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忙碌。
韓國船廠2017年的計劃產量約為100%,但到2018年前6個月,該國一級船廠的利用率僅為50%左右。“中國大型船廠的表現要好一些,但仍有大量中小型船廠沒有訂單。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日本。”MSI總監亞當·肯特表示。
顯然,那些訂單不足的船廠預計將繼續低價吸引新訂單。
MSI預計2018年造船廠成本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到商品價格和2018年鋼鐵價格下降的影響,2019年和2020年可能會有所回升。
在這輪價格周期的底部觀察二手船的價格,同樣依賴于行業供需。MSI預計,到2019年或2020年,二手船舶的價格將很難值得期待。“根據MSI對二手價格的季度預測,好望角型散貨船價格今年將進一步下滑,而這一周期的底部將在2018年第一季度。稍后,油輪船價將會觸底,但二手集裝箱船價格的最糟糕階段已經過去了。”肯特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