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工業走下坡,加上國營企業「巴西石油公司」(巴西國油,Petrobras)陷入貪污丑聞,導致巴西造船業陷入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
在巴西最大城里約熱內盧附近的尼泰羅伊(Niteroi),2艘建造到一半的油輪停靠在毛瓦(Maua)造船廠的港口已2年之久,成了當地罕見的地標,標示巴西經濟由盛而衰的軌跡,也見證膨風錯誤的政策如何拖垮造船業。
在2003年,隨著油價飆升,巴西為了提振國內造船工業,一手包辦巴西國油公司所需的油輪、鉆井架、生產平臺等,為國內創造了大量的工作機會。
官商勾結 搞壞經濟策略
但是隨著嚴重的官商勾結、疲軟的油價、缺乏經驗與遠見的施政,這些計畫以及更廣泛的經濟策略,紛紛以失敗作收。
而一手擘畫巴西工業政策的建筑師就是前總統魯拉,他在7月12日因涉貪污與洗錢等罪名,被判刑監禁9年6個月。這個判決不僅打斷他再度出馬角逐總統大位的計畫,也讓一些投資人松了一口氣,因擔心他若重回政壇,可能衝擊巴西好不容易復甦的經濟。
而巴西的造船業則還在吞苦果。1970年代末期,巴西尚未擺脫獨裁統治,國營造船廠雇用了近4萬人。受惠于政府補貼與保護政策,巴西約4成的國際貨物由該國建造的船隻運送。
但是1980年代經濟動盪,航運業被迫自由化,開放外國船只加入競爭行列,影響所及,巴西造船業快速沒落,到了21世紀初,雇用人數銳減到只剩2千人。
魯拉2003年當選總統,這位工黨出身的元首立刻下令巴西國油的油輪國造。2007年,巴西發現新油田,魯拉宣告:「上帝是巴西人。」
隨著發現新油田,加上政府政策護航,巴西造船廠一家接著一家開,同時一些已經關廠的造船廠也重新投入營運。但是目標設得太高、市場被炒得過熱,快速成長的背后,政策的缺失開始浮現。
在尼泰羅伊,當年毛瓦造船廠接了巴西國油訂單,負責建造4艘油輪。盡管接了訂單,但因為巴西國油更改設計,提高了造船廠的建造成本,導致財務吃緊,但毛瓦在2008年還是繼續為巴西國油承造更多的油輪,深信營收會漸入佳境。沒想到巴西國油跳票,欠下鉅額尾款。
影響所及,2艘油輪建到一半被迫停工,現在停在尼泰羅伊的港口。毛瓦執行長范德雷(Ricardo Vanderlei)透露,建造成本花了近2億美元就這么泡湯,現在只能停在港口生銹腐蝕,對政府是一種「羞辱」。
國造油輪 只為美化政績
盡管毛瓦造船廠嘗到了慘痛的教訓,但沒有讓巴西政治人物及時回頭,反而變本加厲靠國造油輪美化自己的政績。
魯拉欽定的接班人羅賽芙女士在2011年選舉造勢大會上對著支持者高喊:「大家今年看到這一切,可以驕傲說:『我們造的。我們有這能力。』」
到了2014年左右,巴西國油端出2,21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包括再建造100個產油平臺、鉆油架、油輪等。當時巴西全國造船廠共有8.2萬員工。
但是許多造船廠不久就面臨毛瓦曾體認過的殘酷現實:造船工業是一門復雜、高專業、又燒錢的產業。
投資專家表示,和起步更早的亞洲造船廠相比,巴西造船廠的合約價比日本、南韓、中國造船廠貴了約20~55%。加上亞洲船廠的工程技術優于巴西,勞動力也更靈活有彈性。
但打擊巴西造船廠的2大致命傷分別是巴西國油貪污丑聞、走跌的油價。因此中間偏右總統特梅爾一上臺就改變政策,讓國造油輪的合約減半,此舉讓Brasa等造船廠叫苦連天。該公司的企畫經理席里歐(Marcus Cirio)說:「未來前景不樂觀。我們非常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