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網消息,陽明海運將聯手德翔海運開辟西亞市場。
據悉,陽明海運預計自11月13日起與德翔海運股份有限公司(T.S. Lines Co., LTD.)聯營臺灣/香港至印度尼西亞航線(Taiwan / Hong Kong - Indonesia Service, 簡稱THI)。
據悉,該條航線的設立是因為陽明海運持續看好印度尼西亞市場發展。
而該條航線將分別由陽明海運投入二艘及德翔海運投入一艘1,800 TEU級船舶共同營運,提供每周固定航班服務,全程巡航一次共計21天。航線掛靠港口順序為高雄(Kaohsiung)-香港(Hong Kong)-蛇口(Shekou)-雅加達(Jakarta)-三寶壟(Semarang)-泗水(Surabaya)-高雄(Kaohsiung)。
配合THI航線之開航,由陽明海運投入三艘2,800 TEU級船舶獨立營運之中國至印度尼西亞航線(CTI航線)亦將同步調整靠港順序為上海(Shanghai)-寧波(Ningbo)-蛇口(Shekou)-雅加達(Jakarta)-三寶壟(Semarang)-泗水(Surabaya)-香港(Hong Kong)-上海(Shanghai)。
陽明海運藉由新增之臺港至印度尼西亞航線,再搭配現有CTI航線靠港的調整,將可強化印度尼西亞線服務網絡。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集裝箱運輸業呈現回暖信號,大多數船公司也逐步實現扭虧為盈,但陽明海運仍苦苦掙扎。
著名海事咨詢機構Drewry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集裝箱貨物貿易今年的復蘇遠好于預期。根據Drewry采集的 220 個樣本港口數據,截至今年七月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了 7%,為自2012 年來最高點。考慮到這一高增長, Drewry修正了對 2017年的預測,從六月集裝箱預測中公布的 4.1%調整至 5.5%。 Drewry也對 2018 年的展望從 3.5%提高到 3.6%。美國穩定的經濟情況使得北美港口在今年一至七月的港口吞吐量提高了 7.9%。巴拿馬運河擴建和 Bayonne 橋抬高改變了北美岸線的疏運流向。歐洲港口貨物吞吐量也在今年有所回升,不僅由于俄羅斯經濟的復蘇,也歸因于經濟普遍回暖和消費者信心顯著提升。盡管歐洲港口表現(截至 2017 年七月上漲 6.1%)未超過北美,該復蘇更具有自給自足的特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調高了歐元區2017和2018年度的增長預測。
航運界網分析認為,當前集裝箱船東仍未脫離“假繁榮”的市場現狀,面對法國達飛輪船與地中海航運紛紛訂造新船大訂單的局勢,陽明海運又該如何應對呢?盡管當前市場略有回暖,但隨著行業巨頭們大船計劃的持續執行,未來恐還會有一輪“低運價的搏殺”,而當前船公司能做的最好是留有充足的資金應對未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