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現代重工首次成功將全串聯建造工法應用在353米長的1.4萬TEU大型集裝箱船建造中。
業內專家表示,串聯建造法是指采用串聯布局方式在船臺(塢)同時建造1艘以上船舶的建造方法,適用于在較長的船臺(塢)上批量建造的大、中型船舶,特別是艉機型船舶。該建造法能有效縮短船(臺)塢周期,提高造船效率。
20世紀50年代,該造船工藝在國外首先興起,目前已在各國船企得到廣泛應用。如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在2004年實現了17.5萬噸級散貨船并列半串聯建造,當時,該造船工藝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專家表示,受到船塢尺寸限制,大型船舶如超大型集裝箱船,一般使用一艘半串聯法建造,如日本聯合造船在吳船廠的3號船塢(長510米),采用一艘半串聯建造1.4萬TEU集裝箱船。一艘半串聯法要點是,在不采用塢閘時,全塢進水后一艘完整船出塢,半艘起浮移位。不過,半艘起浮前需要對管系臨時密封,有些費工費時。
如今,現代重工開創的全串聯建造法(Full Tandem),調整搭載順序,將半船改為主船體全搭載,省去了密封作業流程。專家認為,這其實就是2艘整船的前后串聯建造,技術上完全無難度,關鍵點在船型和船塢尺度的匹配,以及計劃節點的安排協調。另外,從現代重工的船塢尺寸和1.4萬TEU集裝箱船型長度判斷,與1.4萬TUE集裝箱船全串聯建造的,應該是比它尺度小的船舶。
總之,作為全球領先的造船企業,現代重工重視持續創新造船方法,曾先后開發當時世界領先的平地造船法、濕船塢串聯造船法等工藝工法,對其提升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點 評
持久的競爭力源自對工藝的高要求和對技術研發的高熱度。從近期的BDI指數看,10月19日最新一期BDI指數報1582點,已經連續12個交易日上漲,并創下近2年新高。業內人士表示,近期航運市場回暖趨勢明顯,加上航運市場的持續景氣帶來航運企業盈利狀況的大幅改善,部分人對市場回暖持樂觀的態度。但中國船舶重工經濟研究中心博士譚松表示,對于市場復蘇的定義要謹慎和此前的態度一樣,他認為,不管是航運市場,還是造船市場,雖然市場活躍度呈上升態勢,但所謂的市場強勢反彈并不存在,尤其是船舶企業,在如何面對成本挑戰上,還存在不小的壓力。
因此,對于船企而言,認清當前形勢,抓住難得的市場機遇爭奪訂單,是未來的重頭戲。而在這樣的搶單戰場上,能贏得船東青睞和信任的,除了此前的友好合作外,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基于降低成本的工藝創新,才是吸引船東,抓住有限訂單的最核心要素。
當船型趨向最大化、智能化,當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船企之間的戰斗,除了壓縮成本、鑄造品牌影響力,不斷推陳出新新工藝,在技術創新上一爭高下,成為最大的競爭點。
畢竟,此前,現代重工在達飛輪船的15億美元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競爭中輸給中國船廠,在韓國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也許,之后的韓國船企,會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技術創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