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為促進海洋核動力裝備產業化,中國核電、上海電氣等5家企業擬共同出資10億元,于8月份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暫定名)。隨后,多家外媒紛紛予以報道和解讀,稱"中國擬斥資10億,為南海島礁打造‘充電寶’",分析認為中國展現其增強海上核能力的雄心,該重大項目可能成為南海浮動核電站的孵化器。時隔近3個月,該項目進展的如何了?英國路透社10月3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接近完成首個海上核反應堆"的文章,文章援引有關技術人員透露,中國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即將建設完成。
在10月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的技術人員張乃亮稱,中國的相關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我對即將完成充滿信心",并表示在將2020年前完成準備工作,并且將在渤海鉆探基地進行第一次測試。
報道稱,測試工作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CSIC)、中國海油(CNOOC),以及中國核工業集團(CNNC)和中國廣核集團(CGN)的調查團隊共同完成。
報道分析稱,通過建設海上浮動核電站,中國不僅可以開發新市場,還可以對南海的諸島以及石油、天然氣的開發提供穩定的電力補給,進而助力中國 "海洋強國"戰略。
中方曾在此前關于成立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的公告中稱,新公司的設立符合國家"建設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有助于推動船舶核動力軍民融合發展,有利于多元產業合作,整合資源,促進公司未來經濟增長。根據公司章程,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海洋核動力裝備開發、建造、運營和管理,生產、銷售電力、熱力、淡化水及相關產品等等,經營期限為60年。
中核集團官方微信2016年7月14日也曾發表一篇題為"深度能源觀察:我國將在南海島礁建造20座海上核電站"的文章,文章稱,隨著中國海上民用核動力技術成熟,中國正在全力建造海上核動力平臺及破冰船。中船重工未來將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
據悉,海洋核動力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文章稱,海洋核動力平臺將為中國南沙島礁提供能源保障及淡水保障。長期以來,由于電力供應問題,南沙島礁駐島官兵淡水供應得不到保障,只能通過小船往島嶼上送桶裝水,遇上極端海上天氣,可能官兵們就得依靠雨水生活。因為缺少淡水,官兵們可能很長時間不能洗澡。
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建造將支撐起中國對南海地區進行實際控制、商業開發的能力。預計,未來,得益于南海電力和能源系統建設力度加強,中國將加快南海地區的商業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