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軍
男,1962年生,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副校長,我國著名海洋工程專家,主要從事海岸與海洋工程研究
在海洋中建造的海堤、碼頭、人工島、采油平臺等各類工程設施,時刻都面臨著風、浪、流、潮等環境因素的干擾與破壞。面對這些潛在的危險,如何為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海洋權益維護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這樣的思考,直接促使李華軍一頭扎入近淺海海洋工程安全設計與防災技術領域,30年深耕不輟,并屢屢為海工人帶去國際水準的安防成果。
2000年夏天,李華軍在南京開會時意外得知,我國淺海區域投入開發的第一個年產量超200萬噸的大油田——埕島油田中心二號平臺,存在過度振動現象,卻遲遲找不到原因,成為“中石化十大安全隱患”之一。
回校后,李華軍馬上與埕島油田取得了聯系,希望承擔該平臺的診斷和治理工作。“一開始他們半信半疑,因為他們以前委托專業公司,但沒找到原因,也就談不上治理了。”談及當時的情景,李華軍記憶猶新。
幾經周折,李華軍拿到了當時的檢測報告,他大膽判斷:前期檢測時傳感器布設的點數過少,不能涵蓋和反映整個平臺的振動狀況。最終,李華軍說服了埕島油田的負責人,允許他們登臺檢測。
為了獲得真實的數據,檢測選在風大浪高的冬天進行,李華軍帶領團隊成員頂著寒風、迎著波浪在平臺上架設備、布儀器。睡覺、研討、制訂方案都是在臨時騰出的儲藏室里,每次檢測都要在上面待六七天。
測得數據后,李華軍和團隊成員一遍遍分析、研究,一次次構建模型試驗,最終揭開了數據背后的秘密,平臺過度振動的原因找到了,還拿出了科學的治理方案。
為減少海洋動力因素對涉海結構物的破壞,確保其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安全穩定,李華軍帶領他的團隊,歷時10余年,構建起海洋工程設施安全防災、減災技術體系:創建了三維懸浮泥沙和地形演變模型以及三維浪、流、沙耦合模式,提出了環境友好型海岸結構水動力分析與工程設計理論,研制了能有效抵抗波浪沖刷和沉降變形的新型灘淺海結構,將安全、環保、經濟有效結合,推動了近淺海油氣田的低成本、高效開發。
近10年來,該系列創新技術在埕島油田海洋平臺、黃河三角洲保灘促淤等50余項工程建設中得到推廣應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成果于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面對我國海上起重能力已不能滿足鉆井平臺建設需要的難題,李華軍率領科研團隊研發了大型海洋平臺結構整體安裝模擬與分析技術,解決了浮托安裝滑移裝船、系泊優化、就位對接等關鍵技術瓶頸,發展了海洋平臺上部組塊海上整體浮托安裝成套技術,使我國在該技術領域與發達國家比肩同步。
在李華軍看來,目前,我們國家在灘淺海工程領域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在深遠海領域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面對國家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都需要我們盡快走向深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