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從有關權威渠道獨家獲悉,在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部等多個有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國內首個海上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項目進展順利,初步設計和初步安全分析報告已基本完成,燃料組件已簽訂采購合同,長周期設備將于年底具備采購條件,船體建造有望于近期啟動。
2016年,在國內首部涉核領域的《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透露,中國的海洋核動力平臺正在規劃當中,目前已開展相關標準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一年后的今天,中國企業展出了4種有關船舶。
據《中國遠洋海運雜志》官方微博稱,12月6日,在上海海事展上,中船重工展臺展示了4種海洋核動力平臺及船舶。包括2萬噸海洋核動力平臺、可潛式海洋核動力平臺、核動力綜合保障船、核動力破冰船。
國內首創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從有關權威渠道獨家獲悉,2016年2月26日在武漢舉行的國家能源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建設相關工作推進會,旨在推進中國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建設。會議稱,要建設一批能夠滿足渤海等海域資源開發需求的海洋核動力平臺。
上述4種船舶的工程的技術總負責單位和工程總承包方,主要是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下稱“719所”)。719所是集軍民產業的科研開發、設計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級科研單位。
719所位于湖北武漢。 據《湖北日報》11月26日報道,湖北省“十三五”船舶及海工裝備重大項目——海洋核動力平臺已進入技術設計收尾階段,即將轉入工程建造,首個海上核動力平臺示范項目預計2020年前問世。
海洋核動力平臺在國內屬于首創。它就像是一座海上小型核電站,有浮動式和可潛式兩種類型,可適應不同海域環境,為海洋石油鉆井平臺、島礁等提供電力,未來將成為中國海洋國土上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
中船重工海上核動力平臺項目于2015年底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這為實現中國海上核動力平臺“零”的突破奠定基礎。
719所副總工程師朱涵超此前介紹,中船重工的海上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建設投資約為30億元。建成后,在全壽期40年內通過售電可實現銷售收入約226億元。為滿足渤海油田的能源需求,集團將先后批量建設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
中船重工海上核動力平臺,是由719所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麟帶領團隊率先開展相關技術研究的。張金麟說,該平臺是典型的軍民融合項目,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民用需要,解決了安全性、輻射防護、廢棄物處理等多項技術難題。
2016年,中船重工與國內三大核電巨頭之一的國家電投簽署了《關于核能與清潔能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雙方合作建設海上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奠定了基礎。
第一財經記者從有關權威渠道獨家獲悉,中船重工海上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反應堆及一回路系統的總體技術單位,是國家電投旗下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該院同時為在后續多個核動力平臺(半潛船、破冰船、補給船等)提供10MW至600MW功率等級的多個配套反應堆型號。也就是說,該院擁有多個大功率等級機型,同時有多個功率等級小堆,包括一體化,滿足不同的陸上與海上核動力平臺的發展需求。
強大的核動力
此外,早在2014年,中國國家能源海洋核動力平臺技術研發中心就在719所掛牌成立。這是國內首個國家級海洋核動力平臺技術研發機構。該研發中心是國家能源局批復的第5批9個研發中心之一,由719究所發起,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科華核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總院等單位共同組建。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是國內核電巨頭中核集團旗下單位。中核集團曾在2014年稱,隨著海洋戰略的實施,極地考察工作越來越重要,而破冰船作為極地考察不可缺少的工具,急需發展。中核集團將全力以赴推動破冰船研發項目。
從上世紀50年代起,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就利用其成熟的核動力艦船技術,開展民用核動力船舶的研究,分別建造了多艘核動力商船和核動力破冰船。
資料顯示,目前,俄羅斯裝備的核動力破冰船最大功率為54.2兆瓦,而設計的新型破冰船的功率將達到110兆瓦。其另外一個特點是寬度,目前俄羅斯最現代化的破冰船寬為30多米,而新的破冰船可能將達到45~50米。
核動力是利用可控核反應來獲取能量從而得到動力。核動力較早地運用于核潛艇。相對于傳統的核潛艇,核動力潛艇在水下進行的時間可以持續數小時、數天甚至數月。
比如,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于1954年開始服役,它在1958年完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實在令人不敢想象的壯舉——在北極和極地冰蓋下面穿行了1400英里。除了某些時刻被困在巨大冰蓋和淺層海底之間外,“鸚鵡螺號”的行程基本沒有中斷。
中國企業正在布局海上核電站。比如,中國核電(601985.SH) 曾在8月10日發布公告,公司與關聯方浙能電力(600023.SH)及其他投資方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氣(601727.SH)擬共同出資設立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暫定名)。
新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其中,中國核電出資5.1億,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億元,上海電氣出資1億元,浙能電力出資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