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我國海洋事業尤其是海洋裝備技術領域將迎來一個“加速”發展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里,海洋裝備技術企業又該如何轉型、創新發展,迅速融入到國家海洋強國建設事業中去,是眾多海洋裝備技術企業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海蘭信深耕海洋領域17年,在智能航海裝備與智慧海洋技術領域形成了較多積累,同時也形成了符合海洋產業的“三驅動、一轉變”的發展理念,即“國際化驅動本地化、資本驅動實業、軍民深度融合相互驅動,從提供海洋裝備向提供信息服務轉變”,為我國海洋裝備技術企業加速融入到我國海洋強國事業中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從2001年研發船載航行數據記錄儀,到2004年成為海軍裝備供應商,到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再到2015年進入海洋監測領域,海蘭信實現了四次意義深遠的轉變:從單一自主產品供應商到系列化產品供應商、再到高技術含量的系統集成服務供應商;從單一的遠洋商船領域到包括商船、公務船、漁船、海工船、艦船、以及物理海洋、海洋探測、海洋測繪、水下工程、海底觀測、海上無人系統的全領域;從智能航海領域到海洋監測領域;從民品為主、軍標為輔到軍民業務齊頭并進。
“這4次轉變的背后,既是海蘭信不斷加快海內外并購步伐,完善業務布局,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結果,也是海蘭信深耕海洋,‘三驅動、一轉變’發展理念的成功實踐。”海蘭信負責人如是說。
國際化驅動本地化
21世紀初,我國海洋事業全面發展,海洋裝備技術產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然而,由于起步晚、基礎薄弱,雖然我國海工裝備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但在核心技術方面仍然受制于人,與一些海工裝備制造強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如何縮小這種差距,打造屬于我們國家自己的海洋裝備技術品牌。這也是海蘭信成立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資本、人才和知識全球高速流動的背景下,國際化和本地化這兩個過去常被分離的概念正變得越來越統一。海蘭信的國際化驅動本地化發展理念努力將這種‘統一’轉變為了實踐。”海蘭信負責人表示,自成立之初,海蘭信就遵循“自主研發為基礎、國際合作創一流”的研發理念,打造屬于我們國家自己的航海及海洋信息化品牌企業。
船舶“黑匣子”(船載航行數據記錄儀,VDR)是一種專門用于記錄和保存船舶航行過程中重要信息參數的智能化記錄設備,其功能相當于飛機上的“黑匣子”。海蘭信的國產品牌就是從“黑匣子”開始的。
早期我國航海船舶“黑匣子”被日、美品牌占據,基本沒有國產的。海蘭信的成立打破了這一格局。2001年2月14日,海蘭信公司正式成立。當年,海蘭信自主研發的第一臺VDR就通過了中國船級社(CCS)認證,填補了國內空白。2002年,海蘭信自主研發的VDR在渤海輪渡“興魯”號上安裝,我國第一臺VDR設備實船安裝成功。自此,我國航海船載航行數據記錄儀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品牌。2003年,海蘭信引入投資,注冊資本增加到1000萬元。
借助黑匣子的成功,海蘭信的業務快速發展起來,產品也從黑匣子發展到了船舶導航設備,成為擁有船載航行數據記錄儀、船舶遠程監控管理系統、船舶操舵儀、雷達、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綜合船橋系統等眾多自主品牌的民用航海電子領域龍頭企業。2004年,海蘭信成為海軍裝備供應商,擁有齊全的軍工資質,產品已應用到首艘航母“遼寧艦”。
然而,打破壟斷只是第一步,如何保持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才是關鍵。在以后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海蘭信緊跟國際技術前沿,深度參與國際合作,有效縮短研發周期,保持產品市場核心競爭力。至此,國家化驅動本地化的發展理念逐步形成并不斷完善。
2012年,海蘭信以“船舶導航信息技術工程實驗室”為龍頭,匯集了200余人的國際化研發團隊,與俄羅斯、意大利、挪威、德國等國家建立了不同方式的技術合作。
2015年,海蘭信收購國際知名海洋儀器設備公司勞雷海洋,業務從“航海”拓展至“海洋”。勞雷海洋業務涵蓋物理海洋、海洋測繪和水下工程,是中國市場上領先的海洋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與國外優秀的海洋探測傳感器供應商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
通過與國際知名品牌企業與技術團隊的合作,海蘭信業務產品的技術水平始終與國際看齊。經過17年的發展,海蘭信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品牌企業。目前,海蘭信在美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80多個服務網點,擁有一支專業高效的服務團隊和可提供全球及時響應的服務網絡,有能力為客戶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
資本驅動實業
雖然海洋裝備技術領域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但其科技含量高、市場規模小、項目周期長等特點,有著較高的準入門檻,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企業生存環境較為艱苦。然而,海蘭信卻曬出了喜人的成績單:其2017年三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公司業績維持高速增長。公司三季度歸母凈利潤7310.04萬元,同比增長45.31%。
“公司的快速發展除了得益于準確的市場定位、深入的產品研發、完善的服務體系外,還要歸功于企業資本驅動實業的戰略發展思路。”海蘭信負責人表示。通過上市公司的平臺優勢,不斷克服行業發展的阻力,使企業快速參與到國家智慧海洋建設中去。尤其是近年來,國家持續推進海洋信息化戰略,海蘭信迅速響應、聚焦海洋。目前,海蘭信立足智能航海和智慧海洋兩大業務領域,已經形成了智能航海產品系列和智慧海洋產品系列。
據介紹,自2015年海蘭信收購勞雷海洋、聚焦海洋以來,相繼完成了一些列資本并購:除了啟動對常熟電子100%股權的收購外,海蘭信還參股及收購了勞雷綠灣、邊界電子、廣州藍圖等眾多公司,業務領域涉及海洋數據加工、海底傳感器等多個領域。隨著相關資源整合的逐步完善,海蘭信率先打造“海空天一體化”海洋監測網及數據平臺,形成“近岸”+“近海”+“中遠海”及“海面”+“海下”結合的“海空天一體化”海洋監測能力。
與此同時,海蘭信還研發了海上無人機動平臺系統,打造無人遠程、遙測遙感新探索時代。搭建“天、空、岸、海、底”五位一體的海洋立體觀探測系統數據平臺,創新海洋服務模式,為涉海用戶提供定制化的海洋數據信息服務。
通過一些列的資本運作,海蘭信將進一步突出和強化智慧海洋主業,完善現有的智慧海洋戰略布局,鞏固和強化作為智慧海洋領域領先的設備供應商以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地位。同時,加快建立海蘭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立體海洋監測網和海洋基礎數據平臺,實現向海洋大數據運營服務商的轉型升級。
2017年以來,海蘭信近海雷達網建設頻出碩果,海洋信息化業務加速發展。建設中的中國近海雷達網,已在海南、浙江等沿海省份獲得示范應用,未來將進一步覆蓋中國近海、中遠海等領域。“這表明在海洋監測領域,海蘭信已經具備了海洋立體綜合監測能力。”
海蘭信的近海雷達網建設還在業務模式上進行積極探索與創新,通過提供系統與裝備,搭建基于客戶需求的服務平臺,進而通過客戶牽引推動一個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通過為多個涉海客戶服務促進客戶間的信息共享。接下來,海蘭信將繼續全力推進全國近海雷達網的建設,完成中國近海雷達網全國布局,從而為國家近海搜救及海洋信息服務發揮作用。
軍民深度融合相互驅動
近年來,我國軍民融合發展全面提速,各項政策紅利逐步釋放,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大步邁進。在今年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軍民融合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期,海蘭信的軍民深度融合相互驅動發展戰略正好搭上了國家政策紅利的快車道。”
據介紹,海蘭信的兩大產品系列同時面向軍用和民用市場,已覆蓋航海領域的多種船型,海洋領域的物理海洋、海洋探測、海洋測繪、水下工程,海底觀測、無人機動平臺等,一直是中國救撈、海事、漁政、海監以及海警的供應商。同時,長期服務于遠洋運輸、海洋工程、海洋科考、海洋環保以及海洋漁業等領域。曾圓滿完成神舟七號至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行海上應急搜救保障任務,圓滿完成金磚國家峰會核心區的海域安防監控任務,參與國家智能船核心研發項目,以及國家重大科考及海洋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