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廣船國際為瑞典Wiby航運公司建造的50000噸級化學品/成品油輪F型1號“大西洋”號、F型2號船“太平洋”號在荔灣廠區簽字交船,為廣船國際全面完成2017年生產任務目標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西洋”號和“太平洋”號簽字交船,廣船國際副總經理金利潮、周旭輝出席簽字儀式。
據了解,這艘船配置了先進的TCS軌跡跟蹤系統,可在海上實現無人駕駛。這套系統采用了精密的電子海圖和自動舵,可以自動根據預設航線進行曲線航行,自動規避島礁。
“我參加了1號船試航,船根據預定航線跑了8個多小時,100多海里,而且是跑S型曲線,左右偏差不超過50米。”軍工事業部工程部部長助理何鋒介紹說。
這兩艘船分別于今年7月份和8月份下水,其中2號船是廣船國際荔灣廠區船臺下水的最后一艘船。在搬遷和生產同步推進的情況下,這兩艘船在碼頭建造過程中,依然嚴格按照前期策劃實現既定目標,并在各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十分難能可貴。
1.下水后15天發電機動車報驗;
2.下水后28天甲板面完整性報驗完;
3.首制船試航只用了7天(其中試航期間需要測三個吃水狀態的航速);
4.試航期間沒有發生設備拆套需動用汽車和拖輪送零件的紀錄;
5.試航后貨油艙無銹點;
6.試航前手尾低于200條,達到考核要求(實際157條)。
“1號船做得辛苦,尤其是在甲板涂裝之后,第二天就要做空船試驗。涂裝期間,我們的工作無法開展,涂裝一解封,我們全部都上去搶,通宵干!”軍工事業部甲裝課工長曾榮祥介紹。
甲裝課員工在1號船進行交船前的手尾處理
他的說法也得到了項目經理賴廷淥的印證。據介紹,這兩艘船的貨油艙內的鐵舾件全部采用不銹鋼材質,本身安裝施工難度就大,還需要全部進行鈍化處理。為了確保特涂打砂節點,甲裝課組織大量勞動搶進度,連續干了好幾個通宵。
F型2號船總指揮鄭鵬飛回憶起這一路走來的艱辛,他動情地說,在試航期間,看著這艘船在海上全速前進,自己心里感慨萬千,很難想象這艘船是如何從剛下水時的樣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他說,這艘船的下水狀態欠佳,尤其是甲板面,大部分的鐵舾件和管路都不完整,碼頭周期短,建造難度非常大。在項目組協調組織,施工課狠抓設備安裝以及區域完整性,經過一個多月沒日沒夜的搶進度,才終于報完甲板面完整性。在船臺階段,船東提出了大量機艙區域的修改項目,導致各個調試項目推進緩慢。各施部門主動作為,細致跟蹤手尾,最后贏得船東稱贊,并搶在機艙涂裝之前完成主機動車這一關鍵節點。
F型1號船總指揮陳海川介紹說,這兩艘船在甲板涂裝的時候,涂裝部從南沙廠區抽調人員進行支援,改變過去甲板分“兩輪6天”的做法為“一輪7天”的做法,為碼頭周期縮短了寶貴的5天時間。
到12月份,兩艘船終于要試航了,船東估計,1號船試航最少要11天,因為該船在試航期間要先后完成結構吃水、設計吃水和滿載吃水3種狀態下的航速,僅是給船舶加水,都需要耗費不少時間。然而,實踐表明最后只用了7天就完成試航。2號船船東認為試航至少需要9天,后來也只用了6天就順利完成試航任務,船東對試航結果非常滿意。
俯瞰船上一角,一名員工正在處理手尾
賴廷淥說,在這兩艘船的建造過程中,最讓他感動的是質量經理童福,在1號船還有兩天就要試航的時候,童福的奶奶不幸去世。質量經理是項目組和船東、船檢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如果童福不能參加試航,換其他人去的話,臨陣換將,肯定會給試航工作造成影響。但從情理上講,奶奶去世,做孫子的無論如何都應該去送她最后一程。
“遇到這樣的事,如果他說要回去,我們肯定也是無話可說的。” 賴廷淥說:“但當要去試航的時候,童福兩眼通紅地跟我說,‘我已經跟家里請好假了,等試航完再回吧。’”
“這實在是太難為他了,到試完航回來,我讓他回去,他說奶奶的事情都處理完了,不回了,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現在也沒回去。”
F型1號船計劃于12月30日啟航去長洲島掛浮筒。由于受珠江上橋梁高度的限制,這兩艘船都要到長洲島附近完成最后的煙窗部分的裝焊。12月28日,項目組織各施工部門召開離廠掛浮筒專題協調會。
元旦的假期又泡湯了,在珠江中間,頂著寒風,毋庸置疑,這又將是一場硬仗。搭載課安排了25人,準備24小時通宵輪班干,一日三餐都要通過拖輪送到船上去。
“晚上用小艇送宵夜不安全,你們自己多準備一點八寶粥吧!”項目經理賴廷淥在會上說。
“好的!”沒有講任何條件,搭載課主管二話不說,在筆記本上記下了這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