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17日,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表示,正考慮出售旗下的商業海事業務,作為公司業務重組的一部分,這意味著羅·羅或將徹底退出民用船舶領域。業內人士表示,羅·羅擁有世界一流的船舶設計、配套能力,其退出將對全球船舶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羅·羅的“品牌、研發、服務”可謂當之無愧的三大“金字招牌”,最終將被誰收入囊中,備受業界關注。
船海業務:不夠核心?
根據羅·羅官網的消息,羅·羅目前計劃退出的商船業務占其海事類業務的75%,另有占其25%的軍品業務保留下來。作為英國皇家海軍和美國海軍的主要海事軍品供應商,羅·羅會繼續履行和延續在軍品方面的合約與合作。羅·羅還表示,這一關于退出商船領域的重組計劃將于2018年3月7日宣布最終結果,退出商船領域的羅·羅將把業務重心放到航空發動機及電力系統兩大板塊。
中國船舶重工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曹林表示,受船舶及海工市場持續低迷影響,羅·羅海事業務的經營業績出現下滑,為此,羅羅從2015年便開始針對海事業務部門進行裁員,以降低運營成本。然而進入2017年,羅·羅海事業務經營額進一步下滑,上半年,其海事業務營業收入為5.24億英鎊,較去年同期下降15%,虧損則擴大至3100萬英鎊。“因經營惡化而‘割肉’,無疑是當前業內的常見做法。2017年,有媒體就曾曝出羅·羅正在尋求以7億美元出售旗下柴油機噴油系統公司L’Orange。”曹林說。
這也許是羅·羅在“二戰”結束后遭遇的第二次大的危機。1971年,該公司曾因開發新型航空發動機負債累累直至破產,后在英國政府干預下改組重生。羅·羅是一家“百年老店”,聲名顯赫,以燃氣輪機技術為核心,活躍在民用航空、國防、船舶和能源四大市場。以羅·羅2014年收入構成為例,約有43%的收入來自民用航空,17%來自防務和海事部門,17%來自電力系統業務,6%來自能源業務。由此可見,雖然羅·羅在船舶行業大名鼎鼎,但其實船舶業務在其總業務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其在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才是真正的“大鱷”和寡頭。
近年來,由于油價低迷、船舶市場蕭條,羅·羅的船海業務承受了巨大壓力。在2015年發出第五次盈利預警后,羅·羅宣布在海事部門裁員。此外,該公司還在落實重組項目,整合位于英國、美國、挪威、瑞士以及韓國的制造廠商。有業內專家認為,羅·羅的錯誤除固定成本未能成功降低外,還在于將許多精力和資源投到了船用發動機業務中,該多樣化策略嚴重損害了羅·羅公司的核心航空業務,并帶來公司的結構性問題。
在這樣的業界輿論以及股東的壓力下,面對自2014年收入與利潤增長停滯、自2015年開始虧損的船海業務,羅·羅選擇了忍痛割愛。
羅爾斯-羅伊斯與丹麥拖船運營商Svitzer合作開展了全球首艘遙控商船的操控試驗及演示,并取得了成功。/圖片來自羅·羅官網
“金字招牌”惹人垂涎
在海事這一傳統行業中,羅·羅絕對處于產業“微笑曲線”的兩端,牢牢掌握著高附加值的研發、服務環節,其強大的船舶設計、設備研發及售后服務能力成就了羅·羅在船舶行業中“第一世界”的地位。在海事業務領域,羅·羅的全球客戶超過4000個。目前,世界上共有3萬多艘民用船舶裝備羅·羅提供的各類產品和系統。
曹林表示,經過多年苦心經營,羅·羅在海事領域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具備高端船型開發設計能力,以及發動機、甲板機械、噴水推進器、變距槳、減搖鰭、軸承、自動化系統等配套設備的研制能力。此外,羅·羅在智能船舶領域深耕多年,是歐洲智能船舶研發的“領頭羊”。“憑借’品牌、研發、服務’三大金字招牌,羅·羅的海事業務出售必將吸引不少的競爭者參與角逐。”曹林說。
“羅·羅”品牌在海事領域是“貴”的象征,同時也是“高品質”的象征,獲得“羅·羅”品牌應該是許多企業夢寐以求甚至是從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羅·羅在海事領域的研發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該公司一直是船舶與船舶設備研發方面的先行者,在部分高端發動機、噴水推進系統、甲板機械、自動化系統等市場擁有近似壟斷的地位。羅·羅的船舶設計水平也毋庸置疑。該公司近年來利用在氣體、雙燃料、電力發動機等高端產品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設計了許多理念先進、綠色環保的船舶。該公司還利用在船舶自動化等上的優勢,與谷歌、DNV GL等聯合研發智能船舶,并取得豐碩成果。
此外,羅·羅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家服務型企業,目前,其技術與維修服務占羅·羅銷售收入的52%以上。該公司在全球超過35個國家設有約60個服務網點,能為全球客戶提供及時、高效的現場維修、備件甚至遠程服務。有數據顯示,服務業務已占羅·羅船舶業務的近一半。正是出于對自身服務能力的自信,該公司還曾推出過“按時計費”服務。這種很貴的服務得益于有力的技術支撐,讓市場上不少客戶痛快“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