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在金融強監管和美股大牛市終于迎來下跌(美股圖是月K線圖)的情況下,A股也出現了大幅下跌。不放A股的圖了,個股遠比大指數慘烈。
而與此同時,美元指數的持續性走弱使得人民幣走強,中美貿易逆差(對美國而言)創出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特朗普的貿易調查是不是也帶來了人民幣的被迫升值?作為個人來講,我只能說近日我們的A股賬戶以美元計價跌的不是那么多,但對于船企來講,在2017年中國經濟數據一片大好時、人民幣升值至此中美貿易逆差依舊能創新高的情況下,船企似乎成為最被中國經濟遺忘的角落,中國其余的出口型制造業,你們還好么?
2017年全年新船價格先降后升,走出了弱“V”字形。自2014年5月以來,克拉克松新船價格指數持續下降,并在2017年3月創下最低值121.3,之后振蕩回升。12月份,克拉克松新船價格指數為124.5點,同比去年上升1.6%,新船價格同比變化連續第3個月為正。相比去年同期,12月份氣船價格下滑3.3%,油船價格上漲1%,集裝箱船價格上升2%,散貨船價格上升8%(均為新船價格指數)。
因為新船價格指數以美元計價,所以在市場供需不發生改變、造船成本不變時,船舶價格由美元的強弱來決定。2010年1月到2014年5月,美元指數相對變化平穩,此階段船價的漲跌基本由供求關系來決定;2014年5月到2017年3月,新船價格指數下降13.2%,而同期美元指數從80上升至102,美元指數累計上漲27.5%,盡管造船能力過剩是船價持續低迷的原因,但美元指數帶來的計價效應也對這段時間內船舶價格的下降提供了很大的動力;美元指數從2017年3月份101點左右逐漸下降至92點附近(這幾天已到89.6),累計貶值8.9%,而同期新船價格上升2.6%,新船價格的指數上漲未超過美元指數的下跌幅度。由于美元指數的對手貨幣主要包括歐元、英鎊、日元等,并不包括人民幣、韓元等主要造船國的貨幣,所以僅以美元指數解釋有所欠缺,但以此來說明美元的計價效應對新造船價格的影響已經足夠。
新船價格的上漲除了美元指數的下行之外,還與多方面的原因有關。一是以收益現值法看,航運運費市場的回升使得未來收益的折現值增加;二是是從市場法來看,二手船價格的上升也使得新船價格得以重新審視,三是從成本法看,鋼材價格的上升、環保要求帶來的設備增加等均使得船舶的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