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常熟瑞特電氣股份公司簽署《中國極地考察船、站智能管理系統成果轉化》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極地中心的科考船(站)、岸基指揮中心的機電設備管理、科考數據管理、外出科考人員安全管理、科考站人員健康管理、物資管理、集成平臺管理、通信保障及視頻會議等方面展開合作,中國極地中心同意瑞特電氣成為“極地科考產品選用工廠”。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或將有利于加快國產極地科考智能電氣配套研究成果的產業(yè)化步伐。
瑞特電氣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致力于技術創(chuàng)新的民族品牌船舶電氣設備制造商,瑞特電氣擁有 12項發(fā)明專利,在船舶智能化電氣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雪龍”號極地科考船的技術改造中就應用了瑞特電氣的電氣產品。
據悉,在中國船級社(CCS)智能船舶規(guī)范對外正式發(fā)布后不久,瑞特電氣就著手進行智能船舶電氣產品的技術研發(fā)。2017年年初,瑞特電氣與上海海事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大連海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開展技術合作,抽調公司技術骨干,建立智能電氣產品研究平臺。瑞特電氣負責人介紹說,憑借著較為完善的技術方案、“產品終身維護、智能軟件不斷升級”的售后服務以及此前產品在“雪龍”號極地科考船上應用良好的效應,2017年12月12月,瑞特電氣獲得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新建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 號上包括柴油機健康管理、電力推進健康管理、輔助系統管理和智能機艙平臺等在內的智能機艙產品訂單。這是我國首次在科學考察船上配套智能機艙系統,也是我國首次在電力推進船舶上加裝智能機艙產品。
船配觀點:
我國船配業(yè)發(fā)展需要更多的“中國極地中心”
2018年伊始,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就和常熟瑞特電氣股份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國內配套企業(yè)由此首次成為該中心“極地科考產品選用工廠”。在此之前的2017年12月12日,中國極地中心還和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起與常熟瑞特簽訂了為其新建的“雪龍2” 號極地科考船加裝智能機艙的協議。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這種信任民族配套業(yè)的態(tài)度、支持本土配套業(yè)的做法,讓人欽佩,值得點一個大大的“贊”!
近年來,隨著我國造船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國內配套業(yè)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歐美日韓等船舶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相比,國內配套業(yè)整體發(fā)展水平還比較落后。一些配套廠家產品的質量、性能不夠穩(wěn)定,使得國內一些船東對國產配套產品信心不足。為保險起見,國內一些船東在訂造新船時,對一些關鍵配套設備寧可使用天價的進口產品,也不愿使用價格相對低廉的國產產品,哪怕有的國產配套產品已經通過了苛刻的技術論證,也不敢放手使用。特別是國家機關和事業(yè)單位,選用發(fā)達國家進口配套產品,產品一旦出了問題,決策者不需承擔太多責任,因為“理由”很充分:這個問題發(fā)達國家都解決不了,只能說明船舶在設計時技術要求超前或者不合理;而選用國產產品如果出了問題,決策者就有可能被深究“為什么要使用別人都沒有使用過的國產產品”。與其擔驚受怕,倒不如花錢買個“平安自在”。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國產配套產品特別是國產首臺套配套產品上船困難。這在相當程度上挫傷了國產配套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嚴重阻礙了國內配套業(yè)進一步做強做優(yōu)做大的發(fā)展步伐。
“雪龍2” 號加裝智能機艙控制系統,既可以選用國外知名廠家的產品,也可以選用國產產品。選用前者,中國極地中心無疑可以減少大量的技術論證工作,降低新船第一次加裝國產智能機艙產品可能帶來的風險;選用后者,中國極地中心需要做足包括前期產品技術方案論證、相關配套廠家的資質論證以及售后技術服務保障能力調研等大量的準備工作,還需要承受首次加裝國產智能機艙產品所帶來的風險壓力。然而,選用后者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而且具有深遠意義的。對中國極地中心來說,“雪龍2” 號加裝國產智能機艙,不僅可以大大降低設備采購成本,而且可以避免產品維護保養(yǎng)以及智能升級受制于國外廠家的不利局面;對國內配套企業(yè)而言,則獲得了一個進軍極地科考智能裝備制造領域的最佳機會,一旦其研發(fā)的智能配套產品能夠在極地的惡劣環(huán)境下穩(wěn)定工作,經受住考驗,必將在市場上產生難得的示范效應,從而大大加快國內配套企業(yè)智能配套研究成果產業(yè)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