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軍民融合發展高度重視,我國船舶行業軍民融合實現了快速發展,軍民融合的范圍越來越廣、層次越來越高、程度越來越深。不過,目前來看,軍民融合的制度、規范等建設方面還有一些空白,“軍轉民”、“民參軍”方面還存在一些壁壘。全國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首席技術專家、中船重工第七一九所黨委委員張錦嵐表示,軍民融合發展是一項國家戰略,要想實現深度融合,必須打破軍民產業之間的壁壘,進一步完善體系和制度的建設,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推向實處。
軍民融合船舶基地建設不斷進步、各型軍民融合先進裝備不斷投入使用……近年來,我國船舶行業在軍民融合發展方面取得很大進步。在民參軍方面,一些民營船企獲得了建造軍品裝備的資格,并且實現了交付;在軍轉民方面,許多軍品先進技術在民用市場發揮了很大作用。
不過,我國船舶行業在開展軍民融合方面還存在一些壁壘,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步伐。張錦嵐介紹,在“軍轉民”方面,軍民融合的激勵機制有待完善。如果軍工企業自身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進入市場,還是很有競爭力。如果只有技術沒有產品,軍工企業由于在股權激勵方面有限制,即便有技術優勢,也難以激發融合熱情。同時,軍工企業尤其是軍工央企在參加地方項目投標時,缺乏公平的競爭環境,優惠政策和配套資金會向地方企業傾斜,會出現即便軍工企業技術更高,卻難以中標的情況。
“兩會”期間,張錦嵐也與很多民營企業負責人在軍民融合方面進行過深入的探討,“許多民營企業感覺民參軍的壁壘特別多”,他介紹,在“民參軍”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軍民融合產業體系和溝通制度,會出現軍工企業不了解市場最新技術,民營企業找不到軍民融合突破口、不了解軍品需求的情況。軍品研發有其特殊性,具有較高的門檻和嚴格的質量體系認證程序,民營企業只有拿到“準考證”才能考試。同時,軍品不完全是市場行為,軍船服役期長,這就需要對軍方使用全壽命周期負責,“民參軍”產品必須符合軍品管理和使用研制等多方面的要求,民企往往考慮利益最大化,軍品則要首先保證產品質量。“現在這種局面正在逐漸得到改變”,張錦嵐介紹,2016年,中央軍委科技委員會成立,在軍民融合方面做了很多“破冰”的工作。比如在網上公布不涉密的軍品項目,有能力承擔的民營企業都可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