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都開發(fā)區(qū)中航鼎衡造船公司碼頭,一艘250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順利交付。今年以來,中航鼎衡已交付多條運輸船,其中一條37000噸瀝青船2#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瀝青運輸船。此外,中航船舶、中航鼎衡前不久還與德國船東GEFO集團簽訂了6艘36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的訂單。目前,中航鼎衡在手訂單達28艘船,生產計劃已排到2021年。
今年1月,中航鼎衡交付的兩艘運輸船頗具技術含量,其中一艘250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采用新型設計,是目前國內船廠承建的工藝難度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危險化學品運輸船;另一艘37000噸瀝青船2#船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瀝青運輸船,具有優(yōu)秀的保溫效果,符合倉容最大化、節(jié)能最優(yōu)化、綠色環(huán)保的要求。
根據行業(yè)協會統計數據,截至3月12日,3萬噸以下化學品船在手訂單前5名中,中航鼎衡排名第一,隨后是日本臼杵造船(11艘)、福岡造船(11艘)、新來島造船(10艘)、北日本造船(9艘)等知名船企,歷史交付全球第三,在該細分市場領跑。
近年來,隨著全球航運市場低迷,船企訂單量出現持續(xù)下降,而中航鼎衡何以訂單不斷?在江都開發(fā)區(qū)船舶工業(yè)帶,中航鼎衡是個“后來者”,2006年2月落戶時可利用岸線僅約600米,船塢只能建造不超過5萬噸的船舶。在不利的岸線資源條件下,母公司中航船舶將中航鼎衡定位為建造高附加值特種船。這個決策在短期內具有一定風險,如果主業(yè)做散裝船,不但技術要求不高,而且市場需求旺盛,很容易盈利;做不銹鋼化學品船、液化氣船等特種船型,日本和韓國船廠技術領先,面臨巨大挑戰(zhàn)。在造船業(yè)形勢大好的背景下,中航鼎衡選擇細分市場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做中小型液貨船暨特種船。
在與日本、韓國船企市場競爭中,中航鼎衡依托中航船舶旗下著名芬蘭設計公司德他馬林的技術優(yōu)勢,聯合江蘇科技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成立科技攻關小組,不斷優(yōu)化技術,逐步在細分市場積淀起技術優(yōu)勢,并將交船周期從兩年縮短為一年半。
2010年后,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造船業(yè)陷入低迷,國內散裝船產能過剩,中航鼎衡在細分市場深耕的技術優(yōu)勢表現出來,形成了“市場壁壘”——國內大船廠進入該領域成本較高,小船廠進入則沒有技術優(yōu)勢。
去年5月17日,中航鼎衡接下瑞典船東Gothia聯盟旗下Erik Thun集團4艘17500噸化學品船訂單,在全球中小型化學品船市場的占有率升至全球第一,同時歷史交付紀錄也升至全球第五。去年1月1日,中航鼎衡為瑞典船東建造的15000噸雙燃料化學品船首制船,憑借“世界首制兩沖程雙燃料動力技術”和“直接驅動永磁軸帶發(fā)電機技術”,被國際知名船舶研究機構授予2016年“年度世界名船”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