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我國首條船舶工業智能無人生產線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開始試運行。這條生產線可年產3萬根被稱為“船舶血管”的特種管件,未來還將逐步升級到造船領域的更多環節和領域。央視記者走進智能造船生產線,探訪“船舶血管”是如何誕生的,并通過央視新聞移動網直播船舶管件自動化生產過程,向國人展示船舶工業先進高端裝備制造技術。
生產現場,在自動倉儲物流單元、自動切割下料單元、自動打磨單元、自動貼標單元、自動組對焊接單元和主控單元組成的自動化柔性生產線全程無人智能操控下,一根原始狀態的管子毛坯實現了自動出庫、自動切割定長、自動修整打磨、自動標識移植、法蘭和管子自動裝配焊接,短短的幾分鐘內,生產線上就誕生了一根可以直接上船安裝的特種成品管件,按照這個速度,這條生產線每天可以自動生產百余根特種管件,智能化程度和生產效率令人嘆為觀止,得到現場央視記者的連聲稱贊。
智能管加生產線柔性化自動生產設備中的自動組對焊接單元正在將法蘭和管子精確裝配在一起
除了智能高效,我國首條船舶工業智能無人生產線的制造精度也十分驚人,依托管加智能生產線集控中心和視覺測量技術等先進智能制造技術,焊接機器人在短時間內將分處不同位置的半成品管子和法蘭零件精確地組合在了一起,并實施了高效自動組對焊接,管子和法蘭組合精度達到亞毫米級,焊接質量全面達到優良標準。現場接受采訪的武船集團模塊公司副總經理張剛表示:“無人自動生產制造最大的特點就是降低了人為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實現了制造質量和生產效率的雙提升,智能化生產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武船集團的未來之路,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試運行過程中和結束后,現場工作人員一直在持續不斷收集各個自動化生產工位運行狀態信息,不斷優化智能化生產流程,為正式投產做準備,盡早讓我國首條船舶工業智能無人生產線投入船舶建造,推動實現船舶工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