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下跌的船價,近年來,已與我國船廠簽訂了造船合同的外國買家紛紛從原先訂立的高價造船合同中脫身,進而與我國船廠發生了一系列造船合同糾紛及有關這些糾紛的仲裁案件。
由于這些發生糾紛的造船合同大都約定了“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倫敦的仲裁員及律師因此而經歷了一段他們職業生涯中少有的、可遇不可求的繁忙時光。而我國船廠在這些因買家“棄船”而發生的本不易敗訴的仲裁案件中屢屢“落敗”,這些案件涉及的金額動輒上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一些我國船廠因此一蹶不振、瀕臨破產;一些為我國船廠對外出具還款保函的銀行也未能幸免,被卷入到有關的糾紛之中。毋庸諱言,中國船廠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教訓不可謂不沉痛。在繳納了巨額“學費”之后,我國船廠到底從中學到了什么?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汲取?這是中國船廠需要思考并回答的問題。
我國船企應正確理解仲裁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的造船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中國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手持訂單這三大指標上始終與韓國和日本排在全球的前三位。毫無疑問,就上述三大指標而言,中國已經進入造船大國的行列,但“大”而不“強”的癥結并未得到解決。
2017年1月12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聯合編制的《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發布?!缎袆佑媱潯诽岢?,到2020年,中國要建成規模實力雄厚、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結構優化的船舶工業體系,力爭步入世界造船強國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先進國家行列。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即使在2020年,中國步入了世界造船強國行列,中國造船、航運市場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環境影響;2008年年底曾經出現過的航運市場暴跌,也許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再次出現;中國船廠不能指望那些精明的外國買家不故伎重演。因此,如何避免或妥善解決造船合同項下的糾紛,并在糾紛中立于不敗之地,仍將是中國船廠必須面對并妥善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較之法院訴訟而言,用仲裁的方式來解決海商事糾紛,特別是國際造船合同項下的糾紛,有著多種優勢。例如,可以選擇在相對中立的國家或地點解決爭議;可以選擇業內專家來評判有關的是非對錯、裁判有關的爭議;裁判結果在國際上具有極為廣泛的可執行性;在解決爭議的程序安排上當事人有著廣泛的選擇權和自由等。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絕大多數國際造船合同項下的糾紛仍將通過仲裁的方式來解決。為此,處在由“大”到“強”發展進程中的中國船廠,必須了解并熟練掌握國際海事仲裁這一解決國際造船合同糾紛的方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世界造船的中心已經從歐洲轉移到亞洲,但是解決國際海事糾紛的仲裁中心,卻仍然被留在了倫敦。到目前為止,這一現實情況并沒有出現任何可能會發生某種改變的跡象。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倫敦仍將是國際海事仲裁的中心,大量國際造船合同還會約定“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
中國船企敗訴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自2009年以來,大量的中國船廠倫敦仲裁敗訴的案件被報道了出來。在一些國際會議上,時常可以聽到一些學者、專家對這一問題的討論。但其中充斥著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有必要予以澄清。例如,有人認為,中國船廠屢屢敗訴是由于地方保護主義致使中國船廠在倫敦仲裁中沒有得到公平或公正的對待而造成的。
上述說法顯然值得商榷。首先,在那些中國船廠敗訴的倫敦仲裁案件中,中國船廠的糾紛對象往往不是英國人,而是希臘人、荷蘭人、比利時人、德國人等其他國家的買家。其次,從法律上講,英國的《仲裁法》并不存在偏袒本土買家的規定,而且英國的《仲裁法》明確要求“仲裁庭必須公平地且不偏不倚地對待雙方當事人”。再者,在現實案例中,沒有出現英國仲裁員由于與一方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或收受賄賂而偏袒該方當事人作出枉法裁決的報道。把中國船廠在倫敦仲裁中的屢屢敗訴歸因于地方保護主義或沒有得到公平或公正的對待,恐怕是牽強附會難以令人信服的。
事實上,導致中國船廠在倫敦仲裁中屢屢敗訴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很難肯定地說是由某一單一原因直接造成。在這些案件中,每個案件都有著不同于其他案件的具體事實;涉及的爭議問題也不盡相同,有事實問題,也有法律問題。對于案件的事實問題,需要通過對案件證據的研考與采信才能作出判斷;而對于案件的法律問題,則需要通過正確地理解與適用有關的法律才能得出結論。撇開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或判斷案件是非對錯所適用的法律,去評說案件的裁判結果,都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
掌握國際海事仲裁方式
慎重選擇或接受“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所謂慎重選擇或接受,是指千萬不要輕易地提出或接受對方提出的“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主張。盡管我們不能將中國船廠在倫敦仲裁中的屢屢敗訴歸因于受到了不公的對待,但客觀現實足以說明,許多中國船廠目前的管理水平、經營狀況、運作模式、處理糾紛的理念等,還很難適應或無法承受倫敦仲裁程序的“質詢”以及英國法的“考量”。與此同時,“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必須得到包括中國船廠在內的雙方當事人的一致同意才能寫入合同。因此,在情況允許時,中國船廠可以嘗試提出“中國海仲仲裁,適用中國法”的主張。即使這一主張不一定能讓對方接受,但至少可以作為一個談判砝碼被提出來。總之,中國船廠大可不必盲目地提出或接受“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并把它寫入造船合同。
建立正確的仲裁理念。對于國際海事仲裁制度,中國船廠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現實告訴我們,英國的造船業已經不再“興旺”,但倫敦的海事仲裁卻仍然方興未艾。不可否認,在中國仲裁,對中方來說會有許多便利之處,包括仲裁使用的語言、出庭的便利程度等。但這絕不意味著中方在中國仲裁能夠“逢打必贏”。仲裁作為一種解決國際海商事糾紛的方式,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共同選擇或一致同意,因此不可能成為某一行業或某一國家當事人的“保護傘”。對此,中國船廠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避免或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國際海商事仲裁中,文化差異可能對仲裁結果帶來的影響是“隱性”的,卻是不容忽視的。對于仲裁,西方人已習以為常。他們將仲裁視為生意中的一件平常事,是一種解決許多注定會產生的分歧的文明方式。但在大多數中國人心中,“仲裁和去法院訴訟一樣,是打官司”。一旦與他人打官司,對方就不再是“朋友”,而是“仇敵”,不僅會想方設法在案件中取勝對方,甚至會在案外不擇手段置對方于“死地”??傊?,中國船廠要接受或準備參與倫敦仲裁,就需要學習、了解西方的文化,特別是有關解決爭議的仲裁的文化;努力調整好心態、用更加得體的言談舉止贏得仲裁庭的好感與信任,避免仲裁庭對中方產生不必要的反感或誤解。
重視語言不通可能給中方造成的不利后果。盡管在國際仲裁中,當事人可以約定仲裁程序使用的語言,但“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注定了英語的主導地位。由于英國法中的一些概念、制度,在中國法中并不存在,許多英國法的概念幾乎無法用中文精準地表達,很容易讓中國人產生理解偏差。特別是在“交叉盤問”的過程中,英國律師提出一些“刁鉆難懂”的問題,常常“只可意會,無法言傳”,令中方證人很難或無法準確回答。而只懂英文不懂中文的仲裁庭,一方面聽到是英國大律師提出的充滿智慧的問題,另一方面聽到是中方當事人給出的莫名其妙的回答。這種情況不可能產生對中方有利的后果??梢?,對于在倫敦仲裁中存在的語言不通而可能給中方帶來的不利后果,中國船廠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辦法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正確理解專家證人的職責與作用。在倫敦仲裁中,對于案件涉及的專業問題,當事人可以聘請專業人士擔任專家證人向仲裁庭提供專家意見。專家證人的首要義務是不偏不倚地協助仲裁庭。這對于信奉“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理念的中國人而言,常常是不能接受的。一方面,一些中國當事人常常向自己聘請的專家證人提出一些“非分要求”;另一方面,被聘請的中國專家證人誤把自己當成了中方的代理律師,給出一些“非專業的意見”,進而導致在“交叉盤問”過程中無法自圓其說,最終不被仲裁庭采信。因此,在倫敦仲裁中,中國船廠必須正確地理解專家證人的職責與作用,恰當地聘請與使用專家證人,避免因此給仲裁結果帶來不利的影響。
重視合同范本的選擇以及附加條款的措辭。眾所周知,國際上有許多造船合同的范本,供船廠與買家在簽訂造船合同時選擇使用,如日本造船協會的格式合同、波羅的海及國際海事委員會的新造船舶標準合同、西歐造船廠協會的標準造船合同格式等。在這些標準造船合同格式中,有的較多地關注船廠利益的保護,有的則較為關注船廠與訂造方雙方的利益平衡。在訂立合同時,中國船廠應當重視標準合同格式的選擇,以及標準合同條款的刪減以及附加條款的措辭及含意,并在必要時聘請稱職的專業律師提供幫助。
除上述內容之外,還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吸取。如果不得不把“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寫入合同,中國船廠就必須努力學習、了解倫敦仲裁程序的基本規則以及有關英國法的基礎知識,并在必要時獲得關于英國法的專業意見。進而確保在簽訂合同時,避免訂立“權利不確定”“義務不清楚”的合同;在履行合同時,努力做到恰當或準確地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主張自己的合同權利;在發生爭議時,采取最為有效、最為有利的應對措施。
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中國已經成為造船大國。在邁向造船強國目標的過程中,受跌宕起伏的國際航運市場影響,國際造船合同糾紛仍將時有發生。較之法院訴訟,仲裁具有許多優勢,并仍將是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解決國際造船合同糾紛的主要方式。為此,中國船廠必須了解并熟練掌握國際海事仲裁這一解決國際造船合同糾紛的重要方式。既然倫敦仍是解決國際造船合同糾紛的國際海事仲裁中心,為避免重蹈覆轍,中國船廠應當從以往倫敦仲裁屢屢敗訴的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包括慎重選擇或接受“倫敦仲裁,適用英國法”、建立正確的仲裁理念、避免或減少文化差異對仲裁結果帶來的不利影響、重視語言不通可能給中方造成的不利后果、正確理解專家證人的職責與作用、重視造船格式合同范本的選擇及其條款的刪減以及附加條款的措辭及含意等,并在此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措施,力爭在未來的國際造船合同糾紛中立于不敗之地。(作者系中國海商法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