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當天,國產航母向祖國母親獻上了最好的禮物——13日清晨,中國首艘國產航母001A駛離港口,開始進行首次海上航行試驗。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到問世,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經具備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能力。” 中船重工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在央視的采訪中這樣說道。胡問鳴向記者表示,我國航母建造能力已躋身世界前列,一支研發設計建造的隊伍也已歷練成軍。
據央視新聞報道,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研制工作涉及了532家配套單位,其中非軍工的社會配套單位比例達到了77.4%,充分體現了全國協同和軍民融合。
我國航母建造能力躋身世界前列
據央視新聞5月13日報道,今天(13日)清晨,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緩緩駛離位于中船重工大船集團的碼頭,將開展首次海上航行試驗。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一直備受關注,稍早前,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中船重工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胡問鳴表示,新建的首艘國產航母將在遼寧艦的研制和使用基礎上更進一步,躋身世界先進航母行列,同時,更將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航母研發能力。
據中船重工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介紹,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航母,主要分為大型、中型和輕型三類。大型航母是以美國的尼米茲號,福特號為代表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而法國的戴高樂號,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我國的遼寧號以及新建的國產航母,都屬于4-6萬噸級的中型航母。
胡問鳴表示,“在中型航母里,戴高樂號是核動力航母,其他的都是常規動力,我們這艘航母在技術上處于前列。”
據報道,這樣的自主設計和制造的能力,也為我國未來建造性能更優,體量更大的航母打下了基礎。同時,通過首艘國產航母的研發,我國也建立起了一支航母研發的人才隊伍。
胡問鳴說道,“現在,一支研發設計建造的隊伍已經歷練成軍,而且平均年齡在36歲。將來我們國家想發展任何一型航母,我們具備自主設計能力了。既然能發展任何航母,那當然任何水面艦艇,我們就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融合軍民力量共造航母
據悉,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研制工作涉及532家配套單位,而這532家單位里,非軍工的社會配套單位達到了412家。這其中,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科研院所甚至高等院校,充分體現了全國協同和軍民融合。
胡問鳴稱,“我們算一下,如果按照412家除以532家來算的話,應該是達到了77.4%。我們國家軍工靠整個社會的配套,整個國家工業體系的配套充分在航母上體現。”
這樣的大協同不僅有效地加快了國家制造和研發能力向重點裝備成果的轉化,這些非軍工的配套單位也在航母工程的牽引下,實現了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而通過航母工程突破的新技術成果,也將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實現運用。
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說:“造船業號稱有三顆王冠上的明珠,其中一顆明珠就是航母。其他兩個就是民用的,一個是豪華郵輪,我們國家正在支持要建造豪華郵輪;還有一個就是LNG(液化天然氣)船。我們是完全自主設計、自主配套。第一艘國產航母的下水到問世,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經具備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能力。”
中國海軍“雙航母”時代即將來臨
一年多前的4月26日,我國首艘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國產航母下水舾裝,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后續更大型航母的能力,鼓舞了億萬國人;今日海試,則標志著國產航母向成為一艘真正的作戰艦艇邁出了關鍵一步。
所謂海試,通俗的講就是把航母“拉出來溜溜”,檢驗一下成色,讓其各個子系統,比如自主研制的動力系統和推進系統接受復雜海洋環境的真正考驗,從而檢驗新裝備技術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