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月1日起,原DNV GL日本區主席Norbert Kray(科來)被任命為大中國區主席和DNV GL海事部大中國區總經理。在過去的4個多月時間里,科來在中國拜訪了很多客戶,認識了很多朋友,學會了使用微信,下一步準備學習中文,同時也積累了很多感受。5月初,《航運交易公報》記者專訪科來并與其進行了一番深入探討。
面對低迷:勇于調整
2012年12月20日,全球兩大知名船級社DNV(挪威船級社)與GL(德國勞氏)正式簽署合并協議,合并后的新機構命名為DNV GL。這一合并交易成為全球船級社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并購事件。DNV與GL的合并打破了船級社傳統的國屬理念,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船級社橫空出世。
如今,正式合并已有5年。科來表示:“合并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如今的DNV GL依然保持技術領先。當合并涉及到1.4萬人的時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時我們擔心會不會喪失部分競爭力,并因此影響到對客戶的關注度。如今看來,合并后不久我們推出的DNV GL統一規范是非常關鍵的步驟,幫助我們將重點放在如何更好服務于客戶方面。此外,我們推出的數字化策略也大大提升了效率。”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合并后的DNVGL依然面對低迷市場帶來的巨大挑戰。科來坦言:“的確,市場似乎很難再回到2008年前的那段超級周期的時候了,DNVGL也必須面對‘新常態’,必須做出調整,比如人員數量要適應市場變化。當然,DNV GL在此期間強調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投資員工。”科來解釋說,在新造船市場低迷的態勢下,大部分船型表現不佳,但是郵輪、滾裝船、渡輪等船型表現亮眼,為此DNV GL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升員工在這部分市場的專業和能力,以便更好服務于市場。從實踐來看,DNV GL的投資得到了回報,在全球郵輪和滾裝船的入級份額中,DNV GL位列全球第一。此外,對員工的培訓也強調適應國際法規的需求,以及由此涌現的新技術。
確定目標:數字化
對于DNV GL的發展方向,科來非常明確:“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家數字化船級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DNV GL已經在數字化的路上大踏步前進。
DNV GL建立了一個數字化平臺,名為Veracity。Veracity是一個數據管理平臺,在這個平臺上,DNV GL開發了很多數字化應用。通過這些數字化應用,DNV GL不僅扮演著中立的數據管理者的角色,而且為相關企業和行業提供數據分析服務,為未來利用這些數據創造價值。
DNV GL的DATE(直通技術專家)服務也是一項利用數字化的服務。科來解釋說,客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平臺上提出,4~5個小時后就可以得到DNV GL技術專家的回復。“我們目前正在研究機器學習和采用人工智能服務,試想需要服務的是1.2萬艘船舶、上千位客戶,通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進一步加快我們回復的速度。”
在船舶運營層面,DNV GL開發了提升船隊性能的ECO Insight系統。DNV GL的專家分別在德國漢堡和新加坡支援配備了ECO Insight的客戶對船隊進行監測和優化。據悉,DNV GL的專家通過ECO Insight系統,對客戶的船舶數據進行核對,并且為船隊和單艘船潛在的性能改善提供質量可控的數據和建議。
在驗船方面,DNV GL早在兩年多以前率先開始了無人機驗船試點,科來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應用。“對大型船舶的檢驗非常耗時耗力,而且影響驗船師的人身安全。使用無人機進行驗船,尤其是對船體和貨艙的檢驗,無人機的攝像機可以360度無死角地記錄,這是比驗船師有優勢的地方。將無人機應用于驗船,不同于一般的娛樂,需要專業的操作知識,DNV GL因此開發了無人機驗船的導則,以規范這一領域。”
此外,DNV GL于2017年率先在整個船隊開始頒發IMO合規的電子船級證書和法定證書,這在船舶入級史上是開先河之舉。電子證書的廣泛應用將幫助船東、承租人、監管者和船員大幅提高效率,減少行政負擔、縮短處理時間并降低文件處理成本。科來表示:“目前為止,我們在全球已經為7500艘船頒發了7萬張電子證書。”
科來表示:“DNV GL希望能夠讓客戶充分享受到數字化帶來的最大潛能,這是我們被視為最以客戶為中心的船級社的部分原因所在。”
造船市場:“支線集裝箱船年”
談及近期的市場熱點,將于2020年開始實施的全球船舶硫排放不超過0.5%的限制毫無疑問算一個。科來為此談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了解到船東非常關注這一問題,安裝洗滌塔、使用低硫燃油還是LNG動力船,結論還不是很清晰,大家都在等待。目前市場選擇安裝洗滌塔的船舶不是很多,安裝的數量約在數百套左右;使用LNG動力船需要更多考慮燃料供應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覺得到2019年,市場可能會有相對比較明確的趨勢。也許大家什么都不需要干,到時候直接使用低硫燃油。”對于市場的關切,科來表示DNV GL有大量專家為客戶提供相關解決方案,會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船型、船齡,非常個性化來看待,從而幫助船東找到適合它們的解決方案。
對于LNG動力船的發展,科來坦言,當前LNG動力船訂單的確不及之前的預期。一方面,LNG的價格較高,歐洲的供應比較充足,但亞洲的供應明顯不足;另一方面,石油價格目前還較低,相比而言,LNG價格沒有明顯優勢。“LNG動力船的發展趨勢,應該會從內河和沿海開始,然后向遠洋發展。”
2017年以來,燃油價格大幅提升,目前市場價格超過70美元/桶,這對于海工市場有多大影響呢?科來認為,對于海工市場而言,燃油價格的提升的確有推動作用,但是這個過程會比較遲緩,2018—2019年很難看到復蘇,2020年相對更加樂觀一點。“最近我們也看到海工市場有一些訂單出現,但是我想指出的一點是,海洋漁場最近有著不錯的訂單。對于中國來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漁產品的需求也會提升對于海洋漁場的需求,相信也是市場嶄新的趨勢。”
關于新造船市場的走勢,科來表示:“新造船市場正在慢慢復蘇,2016年是最差的,2017年開始慢慢好轉,2018年將延續好轉的趨勢。從船型來看,2018年油輪市場較為平靜,散貨船訂單有所增長,集裝箱船訂單不是很多。但是有一個例外,即支線型集裝箱船訂單很多,某種程度上來說,2018年可以稱之為‘支線集裝箱船年’。有報道表示到2020年,支線型集裝箱船會出現較大的缺口,我相信支線型集裝箱船訂單會延續當前增長的趨勢。”
對于智能船舶的發展,科來認為DNVGL是在智能船領域非常積極的一家船級社。“DNV GL新近出版了一份關于智能船舶入級導則,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關目錄。2014年,在船舶替代燃料電池動力船舶方案中,DNV GL已研發了‘ReVolt’短途航運概念船,該船比用傳統燃油運營的船舶更加環保、智能和安全。”
中國市場:本土戰略
對于DNV GL而言,大中國區是非常重要的區域,DNV GL約10%的收入來自大中國區。科來笑言:“在我履新之前,老板對我說,海事部是我們最重要的部門,大中國區是最重要的地區,所以你的任務很重。”
DNV GL的歷史可上溯至1864年,擁有長達154年的發展歷史。在中國,DNV GL已成為僅次于中國船級社的第二大船級社,在國外船級社中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科來對此非常明確:“對于一家船級社而言,體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技術的領先更重要。即使市場不景氣,DNV GL依然保持每年在研發和技術方面投入占總收入的5%,在中國地區也是如此。”
科來表示,在中國,DNVGL希望能夠成為推動技術發展的領袖。“在中國,我們參與了很多新的發展,比如領先的海工平臺、客滾船、超大型礦砂船、超大型油輪等等。中國造船最新的發展來自于大型郵輪,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領域,涉及到很多技術以及專利。毫無疑問,DNV GL在郵輪領域擁有雄厚的實力,我們的主要國際郵輪客戶已經進入中國市場,我們非常愿意支持市場進一步發展。”
談及中國造船業的發展,科來坦言,中國造船業的發展之快、學習之快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從2008年開始就非常關注中國船廠,這個過程是飛速提升。我是德國人,‘德國制造’是質量的標準,相信‘中國制造’以后也會成為質量的象征。對于DNV GL而言,已參與到了中國造船業難以置信的發展之中,這讓我們非常自豪。”
對于大中國區的目標,科來表示:“我們需要成長,特別是我們采取的增長策略。”科來表示DNV GL希望在大型氣體船、大型礦砂船、客滾船和豪華郵輪等領域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我們強調大力培育本土人才與專家,用本土服務來支持本土客戶。此外,DNV GL希望在大中國區進一步發展與客戶良好的關系,不僅僅只是服務提供商,還希望進一步發展成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