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我國首次自主建造集成的35萬噸級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P67正式起航運往巴西。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金曉劍表示:“FPSO的完成標志著中國海油和海油工程具有了完全自主進行超大型浮式生產儲油輪的建設能力、設計能力和調試能力。”
近年來,從青島西海岸新區連續駛出的大國重器成為我國海洋高端裝備制造做大做強的縮影,也彰顯了西海岸新區高質高效發展背后的強大創新動力。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走進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的展廳,記者看到,人們司空見慣的普通海帶被提取開發成了種類繁多、琳瑯滿目的全新產品。集團董事長張國防告訴記者,他們先后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等國家級項目20余項,開發了海洋藥物、海藻酸纖維醫用材料等180多個新產品。
青島市委常委、青島西海岸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建祥認為,新區在發展過程中瞄準海洋傳統產業走向遠海、海洋新興產業走向深海、海洋服務業走向陸海這三大方向,為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發揮示范作用,為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率先轉型發展、建設海洋強國發揮積極作用。
成立4年以來,新區已經形成了以海洋船舶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油氣業等五大海洋傳統產業,加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藥物和海洋生物制品業等四大海洋新興產業,再加海洋旅游業、海洋文化產業、海洋公共服務業等五大海洋服務業為主體的“545”全產業鏈現代海洋經濟體系,到2020年,生產總值將達到6000億元,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一個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正在這里悄然構建。”青島西海岸新區工信局局長謝龍目說。
打造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在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里,記者見到一種不起眼的小管子,研究人員介紹,這是最新型的快速導熱金屬材料,用于艦艇內部裝修的防火復合鋁蜂窩板材。“作為唯一被賦予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使命的國家級新區,我們根據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國家戰略,結合青島市建設國際海洋名城和青島古鎮口打造全國首個軍民融合創新試點發展定位,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意見》,圍繞船舶海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航天航空、涉軍涉海新材料和軍民共需服務業等重點發展產業和布局,推動新區軍民融合產業跨越式發展。”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奉利表示。
經過3年多的建設,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形成了軍民融合創新研發集聚、軍民融合創新產業集聚、軍民融合高端服務集聚;建設高技術船舶、水下機器人、船舶海工配套、水聲信息、艦船信息化和海洋新材料等領域建設研究中心18個;引進院士等各層次高端研發人員600余人、海洋科技型企業94家;建設公共服務平臺7個;為深遠海的開發,提供強大保障。
“科技力量”提速發展動能轉換
在近日科技部公布的2018年第三批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中,青島西海岸新區又有84家企業成功入庫,入庫企業總數達到180家。
據青島西海岸新區科技局局長張奎友介紹,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中德生態園、中英創新產業園、中法工商創新基地等高端科研和產業形態正在當地迅速崛起。
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是創新發展的“實驗室”和“發動機”,集聚了西門子創新中心、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等高端研發機構,累計注冊企業152家,其中外資項目50多家,世界500強7家,投資總額達400多億元。
“青島西海岸新區把高端引智作為創新驅動的主抓手,為新區發展提供和儲備了強大的發展動力。”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管委會主任趙士玉說,據統計,新區4年來新增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65個,累計達154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43家,累計達39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