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鐵路與浩瀚長江在九江交匯。這條鐵路干線曾一頭連著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一頭連著國營第四五九廠。2008年,隸屬中船集團的國營第四五九廠改制成為江西中船航海儀器有限公司,轉眼迎來十周年。
十年來,中船航儀在陸地導航測地車“一業獨大”的背景下,陸續推出高精度激光慣導設備、海圖作業標繪臺、低氮燃燒器、加固計算機、量子通訊COME板等多款高科技產品,完成了從“一棵大樹”到“一片森林”的轉變,走上了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多元產業共同支撐的發展快車道。十年發展縮影,正好記錄了中船航儀這一蝶變歷程。
轉型——走出大山再出發
十年前的盛夏,中船航儀“剛從山里面搬出來”。
“我們分三批從九江瑞昌的北郊搬進了九江市廬山區生態工業城,順利完成改制,2008年8月8日正式掛牌。”中船航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禮松回憶說。
搬遷之前,國營第四五九廠地處山溝,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靈、人才難進等因素,工廠的發展規模和經濟效益一直不見起色。實施公司制改制并順利搬遷之后,“老樹發新枝”,國營老廠重新煥發生機,在生產條件極大改善、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企業主要產品陸地導航測地車訂單持續增加,2008年中船航儀營業收入首次實現“破億”。
陸地導航測地車,是原國營第四五九廠的“老家底”,也是中船航儀改制后的支柱型產品,每年的產值占到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80%~90%。這款車輛能通過自主定位和衛星定位,迅速、及時、精確地測量地理位置坐標,可勘察地形、檢查其他精密儀器測量的結果,引導行動。陸地導航測地車在用戶中的口碑甚好,加之中船航儀是國內唯一一家測地車總裝單位,產品訂單一直源源不斷,這也讓中船航儀過上了一段“衣食無憂的富裕日子”。
面對陸地導航測地車創造的光輝業績,中船航儀沒有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是居安思危,敏銳地看到了“一業獨大”的危機。“一旦產品訂單減少,企業的年度經營總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張禮松告訴記者。與此同時,市場上陸地導航測地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競爭對手的技術實力和經濟實力也常構成“威脅”。
為此,中船航儀一面瞄準國際技術的新變化和用戶的新需求,明確“生產一代、預研一代”的工作思路,不斷推進陸地導航測地車更新換代;一面立足已有的導航、電子、燃燒器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加快推動產品結構調整,向相關多元化方向轉型,明確“強核心、大協作”的產業發展戰略,建立起信息車輛產業、導航產業、電子產業及機電產業四個方向的產業布局體系。此后,在既定產業體系框架下,高精度慣導設備、海圖作業標繪臺、低氮燃燒器、加固計算機、量子通訊COME板以及高價值目標防護系統等系列高科技產品接連推出。
革新——聚焦企業內生力
開弓沒有回頭箭,美好的產業規劃圖景要真正實現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并非易事。為此,中船航儀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與政策,緊跟中船集團發展部署,眼睛向內,大力實施改革創新,為轉型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積聚了強大內生動力。
轉型先要轉變思想觀念。“從大山里走來的國營廠,企業文化很淳樸但思想觀念也很保守,‘小富即安’的心理在當時還較為普遍。”張禮松告訴記者,中船航儀實施轉型的第一步就是將干部職工“小富即安”的思想扭過來。這期間,中船航儀接連實施了幾項改革,在企業管理、科技研發、人才建設等多個領域注入“新動能”。
“原來國營老廠實施的是車間制,以產值為目標,‘你安排我生產’,這是計劃經濟做法。改革后,中船航儀將車間制改為事業部制,賦予各事業部生產經營任務并以利潤為目標,完全遵循市場經濟做法。”張禮松介紹,現在中船航儀的各個事業部都按“模擬企業”運轉,簽訂經濟責任書,按經營業績嚴格考核。
車間制改事業部時,中船航儀還實施了一項影響頗深的管理改革——將中層干部全部清零,實施競聘上崗。成立事業部后,中船航儀按照每個事業部“一正一副”的標準配備管理崗位,并將崗位職責、競聘條件張榜發布,供競聘者重新選擇“報考”。“目的是要提高大家的競爭意識,變‘要我干’為‘我要干’。”張禮松回憶說,競聘上崗后,有人落選了,也有人調到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次打破固有思維的“清零”行動像攪動了沉靜的湖面一樣,激發出干部職工們干事創業的激情與干勁。
思路決定出路,轉型還需科技與人才作支撐。“引才引智、管好用好科技人才隊伍”是中船航儀在實施轉型發展、調整產業結構過程中的核心支撐。
隨著各地“搶人大戰”輪番上演,地處三四線城市的中船航儀對高端人才的重要性也更為明確。“我們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競爭力遠不能與大城市相比,但還是要千方百計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張禮松說。
“人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中船航儀積極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高校建立起科技與人才合作關系,外聘或邀請專家團隊參與科研、指導技術、開展講座,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外腦”。此外,中船航儀還不遺余力開出“優厚待遇”吸引985、211等一批重點高校的優秀碩士、本科畢業生。“對985高校畢業的碩士生,企業承諾每年收入不低于8萬,提供政策性住房,我們是九江市第一家提出保底年薪8萬的企業。”張禮松告訴記者,為引進優秀畢業生,中船航儀開出了九江市第一個“8萬”,在薪酬體系、職業通道等方面為技術人才解決了“后顧之憂”。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除了引才引智,中船航儀還在“管好用好科技人才隊伍”方面下足了工夫。
結合中船集團人才培養管理辦法,中船航儀在科技人員中推行總師制度,依照科技人員的技術業務水平、崗位重要性、創新能力、業績以及對公司長遠發展的影響力,對全體科技人員按照7個等級進行管理,并對七類人員的薪酬、待遇、考核、管理予以明確。同時,按照新產品與企業產業結構發展方向的契合度,創新性,對技術核心能力建設的貢獻度以及對企業的預期貢獻等因素,中船航儀對新產品研發分四類進行綜合考量,對開發人員予以成果獎和效益獎激勵。
這項“既要待遇留人,也要事業留人”的人才激勵辦法從提出、研究到落地僅用了3個月時間,并嚴格“遵章”執行。“該獎勵的一定獎到位,制度只有執行才具有生命力與權威性。”張禮松表示,這套機制在執行過程中也得到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支持,“他們認為這是企業實現良性循環發展的必由途徑。”
開拓——技術市場兩手抓
對內進行管理疏通、對外實施引才引智,內外打通之后,中船航儀在產品布局上迅速按下“快進鍵”,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中船航儀的營業收入達到近2.5億元,實現了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雙10%”的增長。
導航產業一直是中船航儀的支柱產業,為守住市場“龍頭”地位,中船航儀緊盯客戶新需求、不斷推陳出新,幾乎每隔幾年就有一些國內最新科研成果在陸地導航測地車上得到運用、集成,產品技術性能每隔幾年便得到更新升級。目前,新一代陸地導航測地車已普遍使用數字化集成、系統集成控制等技術,集聚了國內陸用導航的最先進技術,并攻克了多項難點,滿足了當前市場用戶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同時,依托現有導航技術,中船航儀建成了可年產200臺(套)的高精度激光慣導平臺生產線,這不僅增強了中船航儀在導航產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更極大地改善了企業的產品結構。
此外,在機電產業領域,中船航儀著眼當前綠色環保市場“藍海”,就垃圾焚燒、低氮燃燒器等產品與國內多家垃圾焚燒鍋爐廠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配套關系,低氮燃燒器新品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新開發的艙室節能系統也已連續獲得訂單。在電子產業領域,加固計算機、高價值目標防護系統、模擬仿真操作系統、電子海圖標繪臺、量子通信COME核心板卡等構成的“產品矩陣”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手抓技術、一手抓市場,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中船航儀轉型升級、產業結構逐漸走向優化的秘訣。目前,中船航儀是江西省的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僅2016年中船航儀申請的專利就有16項,位居中船集團2016年發明專利申請增長率的前三位。
技術不斷革新,產品也隨之推陳出新。對于總體規模并不大的中船航儀來說,“有限的資源一定是用在刀刃上”。最優秀的研發團隊配備的是最精干的營銷團隊,企業開發部與市場部齊頭并進,一面努力開發新產品,一面則努力開拓新市場,當產品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再放入事業部“維護、打理”。這種“攻”與“守”的戰術在實際中發揮出不錯作用,當“別的企業幾年出不了一個新品”時,中船航儀則“隔三差五就有新品出來”。“企業做推廣時,優先推廣的是價值高的、效益好的、國家政策亟須的產品,對于高目標產品,領導班子也要推薦。”張禮松介紹說,同時,中船航儀打破舊思維,將“借用”技術專家的思路嫁接到營銷上——“借用”高端營銷人才。“高層的技術人才可以合作,高層的營銷人才為什么不可以?”張禮松對這一“發現”頗為認可,他介紹說:“借力開拓市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