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濟南8月9日電 山東省政府9日公布稱,該省近年來深挖“藍色”動力、發展向海經濟,從生態、裝備、信息化等方面促海洋牧場建設走向“深藍”,累計去除海洋落后產能超百萬噸,打造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范區55處,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2100億元(人民幣,下同)。
海洋牧場是以修復海洋生態環境、養護海洋資源為目的建設的海洋人工漁場。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宋繼寶介紹,近年來,山東累計清除近岸密集筏式養殖和雜亂小型網箱83萬畝,投放具有聚魚、護魚效果的人工魚礁1500萬空方,選劃了235處省級海洋增殖站,增殖放流魚蝦貝藻及各類苗種約560億單位。
宋繼寶透露,山東正在打造裝備化海洋牧場。中國首艘大型養殖工船于2017年在山東日照下水,在黃海冷水團水域進行三文魚等高價值的海洋冷水魚類養殖。
為支撐海洋牧場走向“深藍”,山東出臺了中國首部海洋牧場平臺管理的制度性規定,探索建設具有管護、旅游、觀測、應急救援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海洋牧場平臺,現已建成32處自升式、半潛式、漂浮式、移動式等不同類型的海洋牧場多功能平臺。
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日前表示,該省已啟動海洋牧場建設、海洋科技創新、海洋新興產業壯大等向海洋進軍的“十大行動”,重點做強做優近海、遠海、深海等優勢產業集群。未來3年的目標是實現現代海洋產業的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23%以上。
2017年,山東海洋生產總值達1.4萬億元,同比增長8%,約占該省GDP19.9%;遠洋漁業產量、產值分別達到43.9萬噸、53億元,均居中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