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深化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舉行。上海交大出席簽約儀式的有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研究生院、人力資源處等部處和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學院有關領導、教授。外高橋造船出席簽約儀式的有董事長兼黨委書記王琦、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盛紀綱、總工程師陳剛、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袁飛鵬、總工藝師劉建峰,以及郵輪項目部、科技管理部、人力資源部和公司辦公室等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上海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副主任伍繼宏和船舶產業處處長楊澍等代表市科工辦出席,見證雙方深化合作。簽約儀式由袁飛鵬主持。
王琦首先代表外高橋造船致辭。他提到,上海交大是全國聞名的重點高校,培養了一大批船舶工業大師和領軍人才,有數量眾多的科研基地和科技人才,為國防工業和船舶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次與交大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是落實中船工業集團與交大第二期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的具體舉措,將為雙方在科研、人才和基地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強力助推,希望未來通過組建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互聘高端人才和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等舉措,強強聯合協同創新,從而為國家船舶海工行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毛軍發代表上海交大致辭。他提到,外高橋造船是國家高新船舶和海工裝備設計建造行業的核心骨干力量,自公司成立,在國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雙方單位圍繞科研攻關和人才培養等開展協同創新,在智能制造、大型郵輪專項、深水FPSO工程、半潛式平臺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培養了一批專門人才。希望此次雙方開展全面深化合作,共建“海上裝備關鍵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未來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上海市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海洋中心的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伍繼宏代表市經信委講話。他提到,外高橋造船和上海交大是國家船舶工業發展的主力軍,多年來為船舶工業建設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希望雙方能夠抓住當前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充分利用上海在科研水平、產業經濟、數據信息、市場應用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開展科研項目、重大工程和型號裝備的合作研究,共同建設協同創新平臺,共同推進大型郵輪項目在滬順利實施,攜手摘取造船工業皇冠上最后的明珠。
外高橋造船科技管理部部長張學輝代表雙方協調部門介紹了外高橋造船與上海交大前期合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設想。
上海交大船建學院副院長唐文勇代表依托單位介紹了擬揭牌的“海上裝備關鍵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建設構想。
在王琦、毛軍發、伍繼宏、楊澍、盛紀綱、袁飛鵬的共同見證下,陳剛和科研院副院長萬德成代表雙方單位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盛紀綱和毛軍發代表雙方單位互贈了紀念品。
劉建峰和船建學院院長楊建民簽訂了“海上裝備關鍵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共建協議,王琦和毛軍發共同為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王琦向交大受聘外高橋造船的高級顧問代表頒發聘書,毛軍發向外高橋造船受聘交大的兼職研究員代表頒發聘書。
簽約儀式舉行前,與會人員共同參觀了外高橋造船的成果展示廳。簽約儀式后,與會人員針對研究中心的建設運行及后續具體合作事宜進行了充分的研討交流。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地處長江之濱,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自成立起就確立了建造世界一流產品的目標,產品類型覆蓋散貨輪、油輪、超大型集裝箱船、海工鉆井平臺、鉆井船、浮式生產儲油裝置、海工輔助船等。自2005年起,公司造船總量和經濟效益連續八年穩居國內造船企業首位。2011年,公司完工交船36艘,成為中國第一家年造船完工總量突破800萬載重噸大關的船廠。
“海上裝備關鍵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由上海交大和外高橋造船共建,并掛靠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運行。研究中心以建設船舶海工領域國際一流的校企聯合研發平臺為目標,重點開展豪華郵輪、LNG船、散貨船、油輪和大型集裝箱船等高新船舶,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裝置FPSO、鉆井平臺、鉆井船等大型海工裝備系統性關鍵技術的開發,開展智能制造、綠色智能船舶、船舶與海洋領域強基工程等基礎研究,聯合申請并承擔國家、地方或行業科研及生產建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