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又見溫商身影。近日,浙江神工船業有限公司、浙江海歸進出口有限公司與印尼諾夫兄弟船運公司三方正式簽約,由神工船業承接制造兩艘“RORO”客貨滾裝船,于12個月后交付給這家印尼客戶。樂清籍商人、神工船業董事長陳景鏈說,目前公司共握有10艘船舶制造訂單,造船廠已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
2008年,早年旅居印度尼西亞的陳景鏈回國,在老家黃華創辦浙江神工船業有限公司,主營船舶制造、維修、銷售等業務。“2008年正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印尼的海運業遭受重創。”陳景鏈說,他瞄準時機,開始經營二手船進出口貿易業務,即從日、韓等國進口船舶,在國內委托船舶修造廠改造后,再出口至印尼等地。
2015年,陳景鏈開始組建自己的造船團隊,在鄰近的臺州租用船臺,轉而從事新造船業務,主要出售給印尼等國的老客戶。如今,他已經在臺州擁有屬于自己的400畝造船廠,造船團隊1000多人,可同時制造6艘船,最大可制造5萬噸級船舶。
陳景鏈介紹,此次與“諾夫兄弟”簽約的兩艘客貨滾裝船,長109米、寬19米,可同時容納載運約51輛大貨車和100多輛小轎車,訂單額9000萬元。他透露,這還不算是公司接到的最大訂單。目前,神工船業在建的10艘船舶,合同總金額達3.5億元。
“我們的新造船都是采用全球十大船級社標準。”陳景鏈說,除了質量過硬,溫州人誠信經商的口碑也是神工船業“訂單爆棚”的主要原因。2014年,陳景鏈聽說一艘長年在煙臺至大連之間經營的船舶公開出售,便通過投標方式買下了該船。之后,他與福建一家修造廠談妥,以300萬元的預算費用進塢改造,并得到客戶的同意。沒想到的是,之后這家修造廠以各種理由將改造費加到500萬元。“就算是虧了,也要把這筆生意做下去。”陳景鏈沒有讓客戶承擔這200萬元的價差,而是自己承擔下來。
“我們的船在臺州造好,然后先到溫州口岸,再出口到印尼。”昨天,陳景鏈啟程前往印尼,準備談另一筆生意。他說,如今國內銀行開始在東南亞布局,為僑商提供金融支持,也是神工船業能夠大踏步邁進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