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號稱是海上的移動基地。然而,關于航母的持續可用性一直存在著爭議。支持者認為,航母提供了一系列力量投射和海上控制至關重要的能力,而一旦失去了基地權利,這些能力無法以任何其他方式提供;反對者認為,一些國家擁有的無人駕駛飛機和巡航導彈遠遠超過了“短腿的”艦載機聯隊的航程。比如,中方已經開發出一種專門用來對付航母的彈道導彈。在這種情況下,價值超過200億美元(約1370億元)的航母和艦載機聯隊,以及艦上的5000名人員,就好比一枚巨大的雞蛋放在一個脆弱無比的籃子里。那么,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取代航母呢?
福特號航母
“國家利益”網站9月19日發表專欄文章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兩棲攻擊艦并非航母的取代者——它只不過是一個功能相似但比起后者要遜色不少的籃子。美國海軍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將舊有技術和新技術相結合以便提供相同的功能,而且在成本上更具優勢。舊有技術指的是集裝箱船或集裝箱,新技術指的是新型無人機、巡航導彈和各種先進制造。
目前,無人機可以提供遠程打擊、監視、通信中繼和電子戰能力。許多無人機都可以垂直起降。美國克瑞托斯防務與安全公司已經研發出XQ-222無人攻擊機,擁有1500英里的作戰半徑——三倍于目前不進行空中加油的艦載機聯隊。它采用了隱身設計,可以達到0.85馬赫的速度,內部可以攜帶500磅有效載荷。最重要的是,它是自主的,可以垂直起降,單位成本僅為200萬美元,也可能以單向任務的形式發送。
XQ-222無人攻擊機
無人駕駛飛機可以結合巡航導彈得到強化。早在2010年,俄羅斯人就在標準的40英尺集裝箱中配備4枚“俱樂部-K”巡航導彈,單個集裝箱式導彈系統的售價估計在1000萬美元至2000萬美元,陸基彈道導彈版本擁有1500英里的射程和1000磅彈頭。
最近,一家在線船舶經紀公司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一艘44000噸載重量的集裝箱船。它幾乎是兩棲攻擊艦的大小,可以攜帶數千個集裝箱,而且只需12名船員。如今,標準的40英尺集裝箱售價約為3500美元。
這即意味著,任何集裝箱船——從沿海到遠洋——都是潛在的航空母艦。它可以攜帶幾十枚到數千枚巡航導彈,以及數百架從短程到長程、可重復使用和可消耗的無人駕駛飛機。當然了,這些集裝箱也可以使基于陸地的——部署的基地和隱藏地點幾乎不會受到限制。
“俱樂部-K”集裝箱式導彈系統
雖然集裝箱船缺乏自衛系統,但它們不會比目前的瀕海戰斗艦更容易受到攻擊。相關研究指出,LCS在遭受一次襲擊后不太可能繼續戰斗,而一艘重達4萬噸的集裝箱船比3500噸的LCS更具生存能力。在戰斗中失去航母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彌補空缺,而集裝箱船卻可以在市場上購買。
成本節約是顯而易見的:一艘福特級航母的成本為150億美元,集裝箱船只需數千萬美元;一架F-35將會花費1.4億美元,而XQ-222無人攻擊機只需200萬美元。真正節省的是人員成本,5000名人員操縱航母及其艦載機聯隊完全多余,而且也不需要進行人員培訓,無需為退休者支付終身醫療和退休費用。
陸基版集裝箱式導彈系統
假設美國海軍止步于福特級二號艦肯尼迪號的建造,那么到2050年代美國海軍將保有7艘航空母艦。如果將這些資金轉移到集裝箱貨船上,即可在大幅增加平臺和武器數量的同時大幅削減人員和采購成本。航空母艦代表著50年的服役期和數十億美元的退役成本,而集裝箱船卻可以輕松退役。在這個技術迅速變化的時代,美國海軍是否應該押下50年的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