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7日電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消息,“向陽紅18”船7日從廈門東渡碼頭起航,開啟“2018年綜合開放航次”科學考察,并將在中國東部近海開展水文、地質、化學、生物和遙感多學科的調查與綜合研究工作。
據本航次首席科學家冉祥濱介紹,本航次將系統探測中國東部近海水體交換、環流系統等過程對中國近海生態環境的影響,完善對中國近海海洋變異規律和關鍵過程的認知,系統了解中國近海生態環境形成、現狀和發展全過程以及控制機理。
冉祥濱說,這是海洋一所首次在中國東部近海開展“底質+水體+大氣+遙感”的多學科、多技術手段的準同步觀測。中國東部近海是全球人類活動最為密集的陸架海域之一。這塊海域陸架面積寬闊、地形地貌復雜、四季交替明顯、沿岸徑流多變,具有獨特的區域海洋學特征,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海洋綜合研究的熱點海域。
冉祥濱表示,當前,盡管國家與地方在海洋觀測與研究中投入的力度越來越大,但受到海洋復雜多變的影響以及觀測條件的局限,我們在該區域已有的氣象、水文、地質和生物化學等觀測資料仍然有限,特別是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影響和資源需求日益增強的當前,近海的綜合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按計劃,本航次用時35天,總航程逾4200海里。本次中國近海的綜合觀測與系統研究將為進一步探索中國近海自然資源現狀和環境演變以及相關海洋環境熱點問題的研究積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