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不斷升溫,正促使很多船東通過反向收購交易出讓上市地位—同時亦有相反操作的案例。
近日消息,億萬富翁密春雷已成為上交所上市公司—中海海盛的最大股東,后者一直是作為中海集團(CSG)旗下的上市分支。經本輪股份易手,中海的持股比例已從27.39%降至13.38%,且該集團尚未表態是否保留余下股權。
此外,交易雙方也未披露有關股權售賣的戰略意圖。
根據報道,中海集團的上述舉措符合提倡混改的政策背景,也即在國有企業增加私營股權的比例。
但知情人士認為,這輪交易并非旨在推進國企改革,而是新股東有意收購并利用海盛的上市地位。據了解,密春雷是一位投資面甚廣的實業家,據悉早期擁有礦業背景。近期收購海盛股份的覽海上壽,就是他旗下覽海集團與上海人壽保險組建的一家從事醫療器械的合資公司。
有消息人士稱,密春雷是想把海盛的上市地位用于其它項目。他們甚至推測,或已啟動相關談判,將涉及的船舶資產及經營分支出售給租船商。
船隊包含25艘船
中海海盛原名海南海盛船務,據其公司網站介紹,它的船隊現有25艘船。這當中,13艘船是為中海集團的海南分支經營,它們是從靈便型到超大靈便型不等的散貨船以及3艘小型化學品輪;另有12艘船是為地區性公司經營,包括雜貨船、散貨船以及LR1型油輪。
另一家近期宣布擬售上市子公司股份的國有船東,是總部設于北京的中外運長航(Sinotrans & CSC)。它目前在深交所上市的散貨船東—長航鳳凰(CSC Phoenix)仍持有約17.89%的股份。盡管長航鳳凰由于重組緣故被停牌,但仍有復牌機會。據悉重組期間,公司官員就曾探討利用上市地位創造現金的可能。但截至目前,尚未曝出過任何這類借殼交易。
與此同時,在“傷情”較輕的航運板塊,亦有船東仗著“借殼上市”之便,另辟融資渠道的案例。
譬如秉持擴張雄心的私營班輪商—安盛船務,就在近期這波熱潮中覓得殼資源。
這一操作流程甚為復雜,主要是由經營狀況不濟的國有化工企業—黑龍江黑化集團將全部股權劃轉給設于福建的安盛船務,并換取完成收購后新公司的部分股份。
上市分支不斷“出血”
黑化集團隸屬國有直屬企業—煤炭化工廠昊華化工集團旗下,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因受到所在行業過剩產能的擠壓,該公司一直在“出血”虧錢。去年晚些時候,就在黑化宣布停牌并報出3.054億人民幣(約合4922萬美元)的年度虧損之前,它的總經理及董事長也被解職。
當時計劃的“最后一步棋”即是將黑化的上市地位,推銷給可以“物盡其用”的公司。于是,掌控安盛船務及安通物流(隸屬泉州仁建集團)的郭東澤、郭東圣兄弟便適時抓住機會。
經此交易,安盛與安通從由郭氏兄弟100%控股的公司,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組成部分。在后者當中,郭氏兄弟的持股比例為略高于50.18%,其它股東還包括國有融資商長城國融等。
待監管審批就位后,郭氏家族旗下的仁建集團即可獲得新的融資途徑,支持其在國際市場的擴張舉措。該公司在國內市場起步,但已向地區性近海航線擴張,并啟動新造船項目支持這樣的步伐。目前安盛直接擁有或租入約35艘船,經營船數大概翻倍于此,此外安通在國內也擁有一些貨車運輸及倉儲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