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韓國三大造船廠——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現代重工和三星重工已獲得50多個建造大型LNG船的新訂單,并將于未來三年陸續交付。由此,韓國造船廠力排日本競爭對手,占據大型LNG船建造市場,贏得未來三年該領域的所有訂單,價值超過90億美元。
與日俱增的訂單表明韓國造船廠相比其他競爭者更具優勢,尤其是與日本相比。這也預示著韓國造船業將從兩年前的低谷中觸底反彈。
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副會長Park Hyung-gun表示:“國際天然氣需求增加使LNG船的需求激增。液化天然氣行業前景廣闊,韓國造船廠將會在液化天然氣市場脫穎而出。”
據船舶經紀公司百力馬(Braemar)估計,韓國造船廠將本年度78%的天然氣相關訂單收入囊中,其中包括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裝置和支援船舶,日本和中國僅獲得14%和8%的訂單。
新建LNG船將使國際天然氣運輸量增加約10%。隨著天然氣的消耗量超過煤或石油等其他燃料,占據天然氣市場對造船廠來說十分關鍵。今年,憑借新訂單的優勢,上述三家韓國造船廠的股票價格不斷上漲,而日本造船廠股票非平即跌。
韓國破浪前行
包括俄羅斯北極地區、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美國、東非和卡塔爾等地幾乎所有新項目產出的天然氣,均將由韓國建造的LNG船運輸。
大宇造船表示,LNG船的訂單量占今年公司訂單的一半以上。這些訂單將公司從倒閉的邊緣拯救了回來。
一位供職于三星重工、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級職員表示,“市場行情在不斷改善,公司今年獲得了11筆LNG船訂單,占總量的40%。”
據百力馬分析,目前國際上投入使用的LNG船有三分之二由韓國建造,22%由日本建造,7%由中國建造,其余的則由法國、西班牙和美國建造。
從球罐型到薄膜型
韓國的優勢來自于技術和服務標準以及研發的投入。大宇造船開發建造了全球第一艘冰級LNG船,并于本月向俄羅斯北極液化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交付第8艘系列船,還有6艘處于建造之中。
價格也是韓國船廠的競爭優勢。大和資本市場數據顯示,韓國造船廠建造LNG船的價格低至1.75億美元。而日本的造船價格高達2億美元。
天然氣運輸不再鐘情于球罐型(Moss)船的設計,這一趨勢使得韓國進一步掌控了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客戶對薄膜型(Membrane-type)運輸船的需求,因為薄膜型運輸船有效空間利用率最大,即Q-Max型LNG船可以裝載26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而最大的球罐型運輸船只能裝載18.2萬立方米。
韓亞金融投資的分析師指出,“運輸船設計在改變,但中國和日本船廠沒有對這一轉變做出及時回應,致使歐洲船東選擇在韓國下單。”
據百力馬估計,全球71%的LNG船隊采用薄膜型運輸船,22%的船隊采用球罐型運輸船,7%的船隊采用其他儲罐系統。今年預定的大型LNG船中,有93艘是薄膜型設計,只有8艘是球罐型設計。
日本三菱造船公司發言人確認,該公司自2015年以來,未收到一筆LNG船訂單。川崎重工發言人也發表了同樣的言論。日本海事聯合公司最后一筆LNG船訂單還停留在2014年。
不公的資助?
然而,日本認為在2016年行業低迷期間,韓國政府通過撥發補助和給與信貸的方式大力扶持本國造船廠,從而使其船廠獲得了競爭優勢。據日本《日經新聞》報道,日本計劃就該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
誰占據液化天然氣市場必將獲利頗豐。新興市場的新用戶增多,中國大力推進大型氣化項目,這些都促使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急劇上升。
國際海事組織要求2020年起船舶必須使用更為清潔的燃料,也使得液化天然氣在海運領域變得極為重要。
液化天然氣日益增長的需求依靠新建天然氣生產項目來滿足,尤其是北美和澳大利亞的項目。而韓國船企堅信他們將是LNG船建造的中流砥柱。韓亞金融分析師表示:“我認為韓國船廠目前的優勢將至少持續十年,考慮到競爭國家的工程技術和熟練程度,短期內還無法與我們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