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與上海航運交易所(上海航交所)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上海市金融局副局長李軍、市交通委副主任張林、上期所理事長姜巖、上海航交所總裁張頁等出席簽約儀式,上期所副總經理葉春和、上海航交所副總裁姚偉福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姜巖表示,長期以來上期所與上海航交所就開發航運指數期貨開展了系列研究,此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雙方進入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戰略合作階段,這將有助于金融與航運兩大行業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不斷增強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張頁表示,上海航交所將以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為契機,與上期所共同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發展航運衍生品的理念。雙方將基于航運市場的特點,發揮各自優勢,在航運指數期貨開發方面開展針對性的研究和深入合作,進一步推進中國航運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據悉,上期所與上海航交所將成立聯合工作組,深入開展研究合作,共同推動航運指數期貨開發,加強信息溝通和交流,合作進行成果推廣與市場培育,共同促進航運市場健康發展。
航運指數期貨能形成航運業定價機制
事實上,在2018年11月28日召開的“2018上海航運交易論壇”上,上期所理事長就已經透露了航運指數期貨即將誕生的消息:“現在上海已經具備了推出航運期貨指數的條件,目前上期所和上海航交所正在合作開發航運指數期貨。”
據姜巖介紹,航運指數期貨主要包含以下三項功能。
一是提高企業抗中長期風險的能力,因為航運指數期貨能為航運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航運企業對航運價格風險的管理工具必定有天然的依賴性,而且對價格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量也很大。
二是中國期貨市場除了完善的協作監管機制,還擁有廣泛的市場服務機構,能夠為航運指數期貨的功能發揮提供有力支持。上期所有100多家服務機構,服務終端1400多個,而且有境外平臺,因此上期所提供的風險管理工具必定能為全球人類服務,也就是說擁有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條件。
三是激發航運市場的金融需求,幫助培養航運市場的投資者,激發金融機構對航運市場的參與程度。金融產品間的協同效應將帶動航運場外衍生品、航運保險、船舶融資租賃等其他航運金融業務的發展。直接吸引更多航運和大宗商品相關企業集聚上海。促進航運咨詢、法律、會計等高端航運服務業的發展和創新。
在姜巖看來,航運指數期貨最主要的一項功能是為航運相關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在從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有300多家企業利用期貨市場來進行風險管理、套期保值,而且涵蓋了20多個行業。從世界來看,世界500強有90%多的企業利用期貨市場或者衍生品工具進行價格管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風險管理是一個主要的方面。
2018年,上期所(含能源中心)全年成交量12萬億手,總成交額94萬億元,分別占國內期貨市場的40%和45%。在全球排名方面,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統計,按成交手數,2017年上期所的場內商品衍生品成交量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一。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標志性事件,原油期貨自2018年3月上市,至2018年底,原油期貨累計成交2600萬手,累計成交額12.7萬億元。上海憑借原油期貨,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在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也上升了一位。 “下一步,若要打造航運期貨指數期貨,也能形成航運業的定價機制,而且這個價格不僅僅是航運企業、貿易企業和生產企業形成的,可能還有外國人——上期所的產品將形成全球交易。”姜巖表示。
航運期貨市場發展現狀
據《航運交易公報》記者了解,美國紐約、新加坡、挪威等國家和地區積極涌入航運運價衍生品市場,有的甚至將其視為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競爭力,并積極借助航運運價衍生品開發提升航運定價權。
挪威奧斯陸清算所是最早參與航運運價衍生品清算的清算所之一,目前有9家經其授權的經紀公司從事相關經紀業務,為市場提供34款包含油輪、國際干散貨的期貨、期權產品,2017年成交量為16萬手。
新加坡交易所為服務于新加坡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不斷加快在航運衍生品市場的布局。2016年,新加坡交易所收購波羅的海交易所,后者的明星產品遠期運費協議(FFA)交易的管理權由此從倫敦轉移至新加坡,新加坡在航運金融領域的權威性迅速提升,成為了當今國際干散貨及油輪運價衍生品的主導者。2017年其運價衍生品成交量為44萬手。
2018年,波羅的海交易所與以色列數字集裝箱貨運平臺Freightos推出集裝箱貨運指數,填補其在集裝箱領域的空白,為開展集裝箱運價衍生品交易做準備,成為中國航運運價衍生品開發的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未來,新加坡交易所將建成涵蓋國際干散貨、集裝箱、油輪三大航運主力產品的交易市場,形成以“航運衍生品—航運金融”為核心的航運生態體系。
紐約航運交易所的股東既包括以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赫伯羅特為代表的班輪公司,也包含高盛、Blumberg、通用電氣風投、Tectonic等金融投資機構,實現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緊密結合。其采用場外交易模式,依托班輪公司資源為市場提供6~12個月的可轉讓遠期運輸協議,托運人可以自由選擇承運人與其他服務內容,實現線上交易、線上結算。目前,已有6家班輪公司加入,占全球運力的52%,同時有超過百余家托運人進駐。
與其相比,中國借助集裝箱國際運輸中心的優勢較早開發“航運運價指數”,并逐步得到國際航運市場的認可。1998年,上海航交所發布了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填補了全球集裝箱運輸領域運價指數的空白;2009年,為適應航運衍生品交易需要,上海航交所又發布了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成為集裝箱遠期運費交易的結算標的指數。當時,波羅的海交易所在國際散貨市場上具有權威地位,上海航交所在集裝箱運輸市場上實現錯位競爭,并逐步取得國際地位,實現了“變道超車”。
記者調研了解到,推動航運運價衍生品開發并不僅因為國外航運中心均在開發這一項目,還因為航運市場與國家經濟安全密切相關,需要采取穩定航運市場、提升中國的航運定價權的積極舉措。
2009年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發布,為響應其中“加快開發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為我國航運企業控制船運風險創造條件”的要求,2011年,上海航交所投資控股的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成立,作為航運金融的創新項目,推動國際集裝箱、沿海煤炭運價指數遠期交易產品上市交易。
習總書記在進博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提到,“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上海航交所張頁總裁也借用大海來形容航運業:航運業的生命力如海,寬廣度如海,波動性如海。未來,航運指數期貨必將會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和旺盛的生命力!期待著航運指數期貨上市為實現2020年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設目標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