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筆者從中船重工第716研究所獲悉,其承擔的重大專項“海洋鉆井平臺管柱智能化處理系統裝備”項目順利通過了專家組驗收。該裝備的成功驗收,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對海洋及陸地石油鉆修井平臺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裝備的國產化,為我國海洋及陸地鉆采作業提供強有力的智能化裝備保障支撐。
管樁是鉆井平臺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在傳統作業模式下,現場工人需要通過氣葫蘆等一系列設備才能完成鉆井平臺管樁移送工作。這樣的作業模式不僅人力資源要求多,而且工人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研制一種建立在自動化搬運設備上的鉆具搬運工藝被提上了行業研發的日程。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716研究所開啟了“海洋鉆井平臺管柱智能化處理系統裝備”國產化研發。在研發的過程中,716研究所充分調動其在自動化系統領域的技術優勢,研發出國內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應用于海洋作業平臺的智能化管柱處理與操作的系統裝備。
這套系統是如何指揮裝備工作的呢?據716研究所研發人員介紹,在工作中,這套設備借助智能化控制系統“大腦”,自動完成鉆機或鉆井機中的管柱從井場到鉆臺面的搬運,有效地降低了現場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與此同時,因為該套設備帶有遠程監控系統,可以自動判斷設備運行中的故障,其安全性可靠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該套裝備既可應用于海洋鉆修井平臺,實現對海洋石油鉆修井平臺管柱智能化處理,也可應用于陸地鉆修井裝備實現對陸地管柱智能化處理,并采用一鍵操作模式,操作簡捷方便。該套系統還可以自由切換人工模式,提高了系統使用的可信度。
截至目前,該項目在研制過程中突破了多項創新性關鍵技術,取得了多項知識產權成果: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受理發明專利4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9項,受理實用新型專利2項,登記軟件著作權2項。
716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形成的樣機成果已經在中石化勝利油田實現示范應用,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滿足客戶實際需求,具備產業化推廣應用條件。此次項目的成功驗收,進一步推動了海洋平臺鉆修井智能化系統裝備的快速產業化,也進一步提升了716研究所在高端海工裝備產品領域的技術地位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