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1月12日文章,原題:船塢隨中國對鐵礦石喪失胃口而消失 人民幣走弱和中國對原材料的胃口漸小,已再度令該國的造船企業感到刺痛,導致更多造船廠迅速關門歇業的可能性增大。
摩根大通在1月的報告中說,2010年以來,世界第二大造船國約140家造船廠已歇業,由于去年僅有69家造船廠獲得訂單,預計未來兩年將有更多造船廠被迫關閉。相比之下,2014年和2013年分別有126家和147家造船廠獲得訂單。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去年底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中國造船業承接的新船訂單(噸位)同比下滑59%。隨著運輸企業產能過剩拉低航運價格并導致顧客取消合同,造船企業已在尋求政府支持。
“中國造船企業訂單被取消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韓國韓亞大投證券分析師樸武炫說,“盡管人民幣疲軟對客戶意味著船只造價更便宜,但仍不足以吸引回任何買家。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造船企業嚴重依賴散裝貨輪——用于運輸鐵礦石、煤炭和糧食等在內的大宗商品的船只。全球最大海運咨詢機構Clarkson Plc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1日,中國造船企業的訂單總額為266億美元,散裝貨輪占比41.6%。相比之下,韓國造船業的這個比例僅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