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船舶及配套企業又要開始為新一年的生產經營任務奔忙。然而冷靜看待當前的市場,前景恐怕仍然是不容樂觀。在世界經濟持續疲軟,航運市場供需失衡矛盾依然突出的情況下,船舶業界預計2016年新造船市場形勢更加嚴峻,全年新船成交量相較于2015年會進一步下滑。無疑,船舶市場的影響會傳導到船配市場,船配行業面臨的需求不足問題會日益凸顯。
不過在整體市場的暗淡之下,仍然有一些亮色出現。這些值得關注的領域,就包括漁政執法船等公務船市場。在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引領下,公務船隊建設已經引起了漁政、海監、海事等多個部門的重視,相關船舶的建造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業內專家認為,如能貼合公務船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展開研發設計及制造等各項工作,提供漁政船等公務船所需的配套設備,那么船配企業將有望找到逆勢增長的突破口。
將目光投向漁政船領域
隨著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工作的不斷推進以及全面履行海域管轄職責和維權的需要日增,建造一批技術裝備先進的公務船勢在必行。業內人士分析,公務船需求的相應增加,刺激了訂單量快速增長,公務船將逐漸進入批量建造期。而在漁政執法船方面,近兩年來,各省漁政船建造項目獲批以及船舶下水、入列的消息不時傳出,也成為這種論斷的佐證。
據了解,漁政船是指在漁業專屬水域執行漁政任務的船舶,主要用于巡視漁場并監督、檢查漁船執行國家漁業法規的情況,保護水域環境,制止酷漁濫捕以及違法排放油類、廢棄物和其他有害物質,維護漁場生產秩序,處理漁業生產糾紛;同時,也用于監督、檢查國際漁業協定的執行情況,維護本國的漁業權益。有的漁政船還負責執行漁業生產指揮、發布漁情和氣象通報以及海上醫療、海難救助等任務。
從全球來看,各主要漁業國家漁政船的發展趨勢是監測設備更為先進,遠洋和外海漁政船的發展方向是大型化、多功能、多用途化,并且多配有高速小艇;近海和內陸水域的漁政船則朝著小型化、高速化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江蘇省船舶設計研究所的有關專家認為,我國內陸水域漁政船還面臨著標準化的現實需求。
據了解,內河船型標準化是通過對內河船舶的外型主尺度及燃油消耗、碳排放等一系列技術指標進行統一規范,從而優化船舶結構、提高通航效率、促進節能減排的系統工程。2006 年,交通運輸部發布《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發展綱要》,分別確定了到2010 年和2020 年我國內河船舶實現標準化和系列化的發展目標。2015年1月,交通運輸部正式發布《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規定》。新《規定》出臺的目的在于加強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提高內河運輸船舶技術水平,優化內河運輸船舶結構,防止船舶污染環境,提高運輸效能,促進水路運輸事業的發展。
目前,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工作已開展了多年,船舶標準化已成為船舶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和導向。然而對照標準化的目標,我國內河船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就漁政船而言,我國內陸地區漁業資源豐富,區域分布跨度很大,各地漁政執法船艇的設計建造基本上都是在當地因地制宜完成的,雖然適應了不同區域的實際需求與經濟發展狀況,但缺乏基本的設計與建造標準,性能與質量存在較大差異。具體而言,船型、尺寸規格很多,型寬、型深等變化不一;船舶設計性能差異較大,表現為船舶的穩性、速度、續航力等主要指標有很大不同;船舶建造質量、主要機電設備配備及性能也有著明顯區別。不難看出,標準化將是熱度漸高的漁政船市場的大勢所趨。對此,相關船舶設計建造單位及配套企業可以在形成清醒認識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提供滿足這一需求的設計及產品,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以標準化為抓手促升級
漁政船按照大小一般分為三大類:大型漁政船的總噸位在千噸以上,中型的為數百噸,小型的只有幾噸至幾十噸。大、中型漁政船一般用于外海漁場,小型漁政船用于近海或內陸江、河、湖泊和水庫漁業。江蘇省船舶設計研究所的有關專家介紹說,我國內陸地區水系較為適宜小噸位的船艇。其中,50 噸級左右的漁政船適應性最強。
通過對內陸代表地域漁政執法水域水文、基礎設施、執法現狀及發展規劃等基本情況的調研,專家分析認為,內陸小噸位漁政執法船與公安艇、海巡艇等其他行業執法船艇的主要船型及參數、總體布置形式、建造材料等方面沒有太大差異。但由于使用要求不同,與部分行業船艇在航速上存在一定差別,同時影響到主機等的配備。
據了解,在性能方面,為適應監督、檢查并在必要時追捕、扣留違章船舶的需要,漁政船的航速較高,大中型漁政船航速通常為14~20節,小型漁政船有的航速達20余節;穩性和適航性高于或相當于漁船。為了便于在漁船密集的漁場中巡航和在水上與漁船相靠,其操縱性能同樣要求較高。
目前,我國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之一就是裝備較為落后。而在船舶標準化工作中,裝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由于標準船型在漁政執法船艇設計與建造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必須體現技術指標先進、經濟指標合理的原則,因此如果能夠有效落實標準化工作的要求,那么可以預見,我國漁政船裝備水平將會得到提升。
專家以50 噸級漁政船標準化要求為例,對其主要機電設備所需性能進行了分析。據介紹,此類船的船型定位為執法巡邏工作艇,因此其對主推進系統的要求是體積小、重量輕,一次連續工作時間以及年平均工作時間都遠低于營運貨船。綜合考慮柴油機的經濟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說,國內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等的一些主流機型都能滿足此類船型的基本要求,并且各自具有一定的優點。
就軸系而言,我國內河水域泥沙含量較高,水潤滑艉軸軸承和密封裝置的優點就在于不會對水體產生油泄漏污染,但價格較高,而現有油潤滑艉軸軸承和密封裝置產生的油泄漏量極少。考慮到泥沙對軸承的磨損影響以及價格問題,因此50 噸級漁政船不宜采用水潤滑型艉軸軸承及密封,仍然適合采用油潤滑型。艉軸管與前后軸轂均采用環氧樹脂定位工藝粘接,螺旋槳與螺旋槳軸通過鍵連接。其結構簡單,工藝要求低,適合可能建造50 噸級漁政船的中小船廠施工。
談及發電與配電設備,專家表示,目前國內主流船用發電機組的主要優點是價格低廉,操作、維修保養容易,維護費用低,對油品的適應性好;缺點是噪音大,油耗高。如選用進口帶隔音罩的發電機組,則噪音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尤其是夜間停泊狀態下,其噪音小的優點體現得更為突出;缺點是價格高,后期維護費用高,需高品質潤滑油,配件價格高,較復雜的修理工作需服務商完成。根據50噸級漁政船的用電需求,國產20千瓦船用發電機組容量較為合適,可作為船舶主電源滿足正常航行所需電力負荷要求,同時還應配置一臺主機軸帶的直流發電機,作為輔助電源。
此外,從2011年《內河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則》開始,中國海事局對機器處所油污水處理裝置的要求是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的MEPC.107(49)決議。50 噸級漁政船除了設置油污水處理裝置,還增設容積滿足海事局法規要求的油污水箱,必要時可以將油污水儲存在船上。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相關規范的發布,綠色船舶概念將會逐步落實在船舶建造實踐中,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船舶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舒適性的目標。具體到漁政標準船型的研發上,這一概念主要涉及船舶主、輔機的選型和節能技術的使用,船舶防污染設施的采用、艙室內部裝潢中綠色環保材料的使用等。對此,有關船配企業應該瞄準漁政船發展趨勢和需求,在研發設計和制造方面積極行動、早作準備,讓先進而適用的配套產品更多登上我國漁政執法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