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體現了上海不斷加強學科建設、持續提升創新能力的顯著成效。
今年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院士,也是交大1949屆造船系的校友,與今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項目,都來自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
三代造船人情系海洋強國夢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設計研究所,一直從事開創性的高技術船舶和裝備研發,曾開發過“勝利二號”鉆井平臺、首艘大型雙體客船“瑞昌號”等船品,也研制出“天鯨號”“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他們立足優勢學科,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引領產學研用,獲得了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我國首位造船界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已經103歲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楊槱,“辛一心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譚家華,國內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設計大師”何炎平以及他們身后一批批年輕團隊都來自于交大船舶研究所。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不僅極大推動了我國近代在造船、海洋工程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布局。我國第一艘萬噸輪總設計師、第一首艘航空母艦總設計師、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第一座超深水鉆井平臺總設計師也都來自于交大船海系。
2018年起航開赴遠海進行“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海旭”號絞吸挖泥船已經實現了完全國產化。它是上海交大船舶設計團隊設計的第56艘大型絞吸挖泥船。它總長138米,總裝機功率26100千瓦,標準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絞吸挖泥船。該船的核心設備:挖掘系統、輸送系統、定位系統和控制系統均實現國內設計、制造。“新海旭”的成功,也標志我國已經形成了大型絞吸挖泥船設計、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術體系,并形成了我國大型絞吸挖泥船的總裝建設和配套設備建造的完整產業鏈。
海洋科學產學研一體化
國家對上海交大船海系的支持力度很大,“硬件夠硬”是最直觀的體現。該專業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功能齊全、世界一流的重大試驗設施群體。我國首座、世界最深的海洋深水試驗池,裝備與功能當前居世界第一,成為國際海洋工程界開發深海裝備的首選試驗設施。同時還擁有國內最寬最深的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風洞循環水槽、空泡水筒、海洋工程水池、水下工程水池、水聲水池、先進制造實驗室、內波分層流水槽、操縱PMM裝置、立管疲勞試驗裝置、液艙晃蕩裝置、平臺定位模擬培訓操作系統、高溫高壓深海微生物采樣培養裝置、飽和潛水模擬艙等試驗設施,形成了科學研究、試驗驗證、工程實施三位一體的完整教學科研試驗技術體系,并依托國家深海技術試驗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上海潛水設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國家級標準化規范化機構推進設備設施的標準化服務和開放共享。
當前,我國正處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交通強國的號角已經吹響,如何進一步守住海洋這一塊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積極發展藍色伙伴關系,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未來的海洋科學發展的重要課題。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一端對接造船產業、海上資源開發行業、海軍裝備建設,形成了包含成果轉化、產品開發、海上作業、工程服務等的支撐體系;另一端擴展到包括海洋國策研究、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科學探索、海洋資源調查等的基礎學術領域,服務我國海洋強國、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的建設。
2013年,上海交大成立海洋研究院推動上海交大海洋科學學科建設;2018年8月,與國家海洋局二所共建海洋學院和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開展極地與深海技術裝備研發、試驗和應用,大海洋學科群布局逐步完善。
上海交大正在積極進行大海洋學科的謀篇布局,為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服務,推動我國海洋強國、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的建設。包括研制全海深無人遙控潛水器,形成系列無人遙控潛器批量建造能力,為各種類型科考、海洋探測服務;研制海底采礦機器人,完成產業化樣機研發,支持我國企業形成產業化能力;建設海底信息網布防裝備,完成工程化樣機研制,支持相關部門和企業形成批量生產能力。轉變成果產出方式,聚焦科學研究與方案設計向融入甚至帶動產業發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