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黃埔文沖參與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拿下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這一獎項,是對黃埔文沖 多年來深耕海洋,為推動國產疏浚裝備升級所作貢獻的肯定。
從無到有,打破壟斷
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國疏浚工程主要靠人力進行。中國利用挖泥船進行疏浚作業始于清光緒初年。那時,全球挖泥船市場被荷蘭等少數歐洲造船企業壟斷。
<我國最早期的挖泥船>
1902年,海河工程局于從荷蘭購進了首艘挖泥船;上世紀60年代末,國家開始發展疏浚設備,當時疏浚船舶設備基本上是以進口為主,建造資金大多依賴于國家無息貸款的扶持。1966年,中交天航局從荷蘭引進自航耙吸船“津航浚102”輪時,花費的“天價”可折合4噸黃金。直至上個世紀90年代,國際上先進的疏浚裝備依然被荷蘭IHC公司等少數先進造船企業壟斷,但隨著世界造船產能向東亞轉移和國內挖泥船市場的蓬勃發展,國內挖泥船的設計水平和建造能力逐步提高。
為打破壟斷,實現大型疏浚裝備“國輪國造”,2005年,上海航道局決定建造13500立方米耙吸挖泥船——“新海虎”輪。該項目由黃埔文沖廠區承建,“新海虎”首次采用先進的“一拖三”復合驅動方式,功率利用更充分、運行經濟性更突出、技術優越性更明顯;開發的國內首套集航行監控、疏浚監控和報警監測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監控平臺,能自動采集、分析、處理數據的集成控制系統等裝置,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試航試挖結果表明,該輪挖泥航速、裝艙抽艙時間、泥泵效率等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和超過設計要求,可滿足沿海各大港口、航道、圍海造地等不同土質、工況條件下的施工作業需要。
“新海虎”的成功建造,改寫了我國只能建造10000m3以下挖泥船的歷史,填補了我國建造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的空白,標志著我們真正實現了“國輪國造”。
“新海虎”,以卓越的性能,被業內譽為“神州第一挖”,技術同國際先進水平相當,造價則比進口船低約30%,它開創了在中國境內建造特大型耙吸挖泥船的先例,促進了我國特種工程船舶制造業的發展。以此作為開端,大型耙吸挖泥船的自主建造之路,走得愈發順利。
厚積薄發,跨越升級
目前國際上正在運營的10艘超大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全部由國外公司負責設計和建造,并隸屬于國外疏浚行業的頂尖企業。國內雖然也有該類型船舶的市場需求,但由于進口價格昂貴,讓國內疏浚公司一直望而卻步。隨著建造水平的不斷升級,黃埔文沖開始嘗試絞吸疏浚船建造。
近年來,黃埔文沖聯合國內有關高校、科研院所,攻克大功率絞吸疏浚船建造關鍵技術及疏浚系統的研發,完成絞吸疏浚船設計、建造及配套疏浚裝備的開發,形成自主設計制造大功率絞吸疏浚船的能力。
在攻克大功率絞吸疏浚船建造難題的過程中,黃埔文沖通過與國內設計單位、設備廠商合作,逐步實現了關鍵核心裝備的國產化應用。例如關鍵核心裝備鋼樁定位裝置,從“福岷9號”的全套進口,到 “鐵建絞01”時研制的具有國內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柔性鋼樁臺車系統。
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黃埔文沖掌握了絞吸疏浚船設計建造的核心技術,建立了完整的絞吸疏浚船設計與建造的技術體系,并形成行業標準。在成績面前,公司繼續開拓,在絞吸疏浚船的核心關鍵技術方面深入研究,積極與國內外進行廣泛的技術合作,共建行業創新技術平臺。在柔性鋼樁的設計與應用、耐磨材料開發與應用、超大型絞吸疏浚機理研究、疏浚裝備的全生命周期智能運維技術研究等高端核心技術方面都取得突破性成績,全面促進絞吸疏浚船舶行業技術的持續進步。
獲取殊榮,繼續前進
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黃埔文沖為國家建造了數十艘挖泥船,產品質量受到高度認可。其中,絞吸疏浚船交付11艘,產量從400m3/h到6000m3/h,絞刀功率最大7800kW,主要客戶包括中交、長江航道局、中鐵建以及龍灣港、連云港等港口運營單位,在疏浚船的設計建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此次,黃埔文沖參與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能夠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是國家對我們的肯定。這是疏浚裝備團隊歷經二十多年耕耘結出的碩果,公司作為船舶的建造單位,作為產學研中生產的關鍵與主力。科研工作的積極參與者,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黃埔文沖建造的產品為港口建設提供了優質裝備,為國家戰略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實力支撐,一步步將理想的船舶、設計的圖紙,變為質量過硬、先進可靠的裝備。
2020年,黃埔文沖最新研制的7800KW超大型智能絞吸疏浚船即將交付。這艘船將集中展現中船集團公司多年技術積淀,以全球首制智能工程船的形象展現在世面前,引領絞吸疏浚船舶行業的技術發展。站在新起點的黃埔文沖公司,將通過不斷成功建造先進的絞吸疏浚船,鞏固國內大型絞吸疏浚船開發建造的龍頭地位,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疏浚技術的發展,推動我國進入設計、建造大型絞吸疏浚船強國行列,提升我國在世界疏浚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