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CJ50型自升式海上鉆井平臺“ENERGY EDGE”號,安全順利地拖離位于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上海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碼頭,正式交付于山東海洋有限公司旗下NOF公司。這是繼4月17日JU2000E型自升式海上鉆井平臺“國瑞”號,半個月內交付的第二座,也是復工復產以來交付的第三座自升式海上鉆井平臺,中國造船人以自己特有的勞動精神和勞動成果,向“五一”國際勞動節獻禮。外高橋造船副總經理張偉、總經理助理張啟鵬,外高橋海工總經理聶祥、總經理助理王毅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前往碼頭送行。
“ENERGY EDGE”號鉆井平臺是外高橋造船與山東海洋集團為深耕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油氣勘探開發進行的第三個合作項目,將為卡塔爾氣體公司提供鉆井作業服務。該平臺型長70米,型寬68米,樁腿長度165米,最大作業水深超過400英尺,空船重量17189噸,上層建筑可同時容納150人居住,采用最先進的NOV鉆井設備系統包,具備在惡劣海況下作業的能力,綜合性能領先。
出塢完整性取得新的突破。 該平臺從下塢至交付共歷時16個月,創造了自升式鉆井平臺船塢及碼頭最短的建造記錄。同時,首次實現塢內空船稱重,并取得一批工藝改進及創新成果,如樁腿總組、塢內滑移、塢內鉆井調試等。在碼頭階段7個月內,連續完成全程滑移,全程升降,碼頭試驗等一系列重大節點,為如期交付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了按時完工交付,外高橋造船有關部門,積極面對疫情和生產的雙重挑戰,響應“愛崗敬業比奉獻”倡議,從4月19日起,組織精兵強將24小時輪班作業,只用了144小時,就先后完成了懸臂梁滑移至錨點固定、樁腿解鎖、拔樁、樁靴清泥探傷、高壓噴沖系統B功能報驗等作業,完成了拖航交付前的相關準備工作。
在確定了拖航的時間節點后,外高橋造船積極與各口岸單位溝通聯系,嚴格按照相關政府機構的防疫要求,落實各項拖航保障工作,梳理確定各項業務流程。在各口岸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各項聯檢工作,該平臺將直接從洋山海關出口。
從2014年起,外高橋造船開始交付自主研制的高端自升式海上鉆井平臺,至今累計達9座,其中,今年復工后就交付了3座。目前,在臨港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碼頭上,還有3座鉆井平臺正在進行最后的舾裝調試,計劃于今年年內全部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