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的人大上海代表團全體會議上,3位代表各執一詞,進行了一場有趣的爭論,引得在場代表紛紛笑場。他們討論的主題是節能減排,為啥這么嚴肅的話題能招致如此“笑果”?且看《經濟日報》記者還原現場。
“一艘萬箱船的排放量相當于15萬輛到20萬輛重卡,船舶造成的環境污染非常嚴重。”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東寒在發言中提到的數字觸目驚心。他說,目前我國港口實行第二階段船舶排放標準,國際上擬于2020年開始實行第三階段標準,但很多發達國家都在積極設置排放控制區(ECA),率先實現第三階段標準。
“這就造成尷尬的局面,我國沒達到第三階段排放標準的船進不了其他國家的海域,但別人排放差的船卻可以到我國沿海來。從衛星照片看,我國沿海的航運排放污染是最嚴重的。”金東寒代表呼吁,在我國沿海全部實行排放控制區,既可以大幅降低排放量,還能倒逼我國船舶發動機產業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十分贊同上述觀點,“綠色發展,除了要提高油品質量,也要提高船型標準,我國現在的制造能力、經濟發展程度等已經達到起點較高的行船要求”。
“講到船舶污染問題,我在港務集團工作,有必要把事情說清楚!”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董事長陳戌源迅速接話,“剛才金東寒代表講,一艘萬箱船相當于15萬輛到20萬輛重卡的排放量。我覺得這個數據有問題。萬箱船的發動機,現在都是節能環保型的了”。
陳戌源代表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美國、歐洲的控制區規定不能燒重油,必須燒輕油。而一些船為了節約成本,在非控制區都燒重油,這不是發動機的問題,而是船舶公司的問題。船舶和集裝箱卡車確實是造成污染的一個方面,但不是PM2.5的主要來源。萬箱船的發動機都是有等級的,不存在我國標準低,別人的船就都過來的問題。人家運輸才過來,不運輸不過來。否則來這里干什么?來釣魚啊?”此話一出,全場爆笑。
“我有必要從發動機的專業角度說一下陳戌源代表提出的問題。”金東寒代表一邊笑一邊舉手要求發言。他說,船舶排放有兩方面標準,一是氮氧化物,一是硫化物。而重油主要影響硫化物排放,氮氧化物減排主要靠發動機。“你在公海的時候,可以不開尾氣處理裝置,但到執行高排放標準的港口,就必須開了。所以,陳戌源代表的說法不準確。”
上海團代表熱烈爭論產生“笑果”之后,取得了達成環保共識的“效果”。大家也在期盼著更大的“效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一系列節能減排和環保舉措能早日落實,讓藍天不再被霧霾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