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推出的“印度制造”計劃(Make in India Campaign)在軍用造船領域取得新進展。印度國防部副部長拉奧.英德吉特.辛格(Rao Inderjit Singh)3月8日告知議會聯邦院(上院),海軍在建的主戰艦艇已全部由國內船廠承建。
為實現2027年擁有200艘戰艦的目標,印度國防部計劃在未來10年采購約500億美元的軍用艦艇,且全部在國內建造。為此,印度政府正在對生產各類軍用艦艇的造船廠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造。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3月8日報道,印度國防部已完成對軍用造船廠現代化建設的全面評估,計劃“通過升級現有基礎設施、提高建造能力、整合先進的造船技術來提升生產能力和縮短建造周期。”
參與本輪現代化改造的國有造船商主要有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果阿造船有限公司和印度斯坦造船有限公司。據《防務航宇》網站報道,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承擔了96.688億印度盧比(約合1.44億美元)的“馬扎岡現代化計劃”,是本輪改革的最大贏家。
位于孟買的國有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是印度最大的造船企業,擁有超過一萬名員工,業務涉及造船、機械和其他海洋工程設施等領域,可建造包括水面艦艇、潛艇、綜合補給艦、油輪在內的各種常規船只,也是印度國內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最普及的企業。該廠升級改造后可同時建造的水面艦艇從3艘增加至5艘,潛艇從3艘增加至6艘,并將大幅縮短建造周期。
除馬扎岡船塢有限公司外,印度還有兩家隸屬于軍事運輸部的大型軍用造船廠,即建造國產航母的科欽造船廠和建造國產核潛艇的印度斯坦造船廠。位于加爾各答的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則是印度首艘出口軍艦的生產商。2014年12月,由該廠建造的1300噸的“梭魚”號近海巡邏艦正式交付毛里求斯。印度國內總共有28家造船廠,其中包括8家國有船廠和20家民營船廠。
在“印度制造”的框架下,莫迪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動國內船舶修造業的發展。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政府已確立造船行業“基礎設施”地位以降低借貸成本并提供稅收優惠,還公布了對造船業的新一輪國家資助方案以刺激接單量,并將逐步限定國有航運企業購買國產船只。
印度還通過國際合作來提升國內造船業的實力。去年5月份,印度總理莫迪在訪韓期間與韓國總統樸槿惠發表了造船業合作共同聲明,宣布兩國將通過合資及共同技術開發的方式在LNG船等高技術民用船只和軍用艦艇領域進行深入合作。此外,印度還與俄羅斯、美國、日本、丹麥等國家在軍民用造船領域有不同程度的合作。
印度造船業在本世紀初曾經歷過十年的快速發展期,并躋身于主要船舶出口國家行列。2011年,印度的船舶出口總額從十年前的5600萬美元猛增至7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總額的3.7%,位列世界第四。之后幾年印度造船業出現萎縮,2014年全球排名降至第11位,市場份額僅為0.6%。印度政府希望新政策的推行可以幫助國內造船業在2020年之前將全球市場份額提高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