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網消息,近日財務困難的太平船務(PIL)將其位于萊佛士廣場(Raffles Place)附近的辦公大樓,掛牌出售,其參考價為3.5億新加坡元(2.52億美元)。
具體來說,Ceil Street 140號的17層建筑物主要由PIL占用,這家擁有53年歷史的公司于2月份因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而退出跨太平洋航運市場以來,一直在簡化其運營。
根據指示性價格和該建筑物的現有可出租凈面積107,200平方英尺(9,959平方米),該物業的售價為每平方英尺為3265新元。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正在處理PIL大廈出售的高緯物業(Cushman&Wakefield)自5月以來一直在營銷該物業。據《商業時報》周一報道,在周五競標結束時,約有八家企業表示有意購買該資產。PIL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據國外相關媒體報道,根據政府的《2019年總體規劃》,該物業有可能被重建為30層的商業建筑,總建筑面積為218,434平方英尺,比該建筑的現有建筑增加了近33%建筑面積147,315平方英尺
在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之際,盡管此次出售正處于充滿挑戰的時刻,但新加坡商業地產的有限供應繼續推動CBD資產的良好前景。
而據航運界網了解,在“白衣騎士”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下屬的子公司(Heliconia Capital Management)入主太平船務后,業界傳聞其實際控制人——張松聲家族,或將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
知情人士曾告訴勞氏日報稱,這一計劃將包括:Heliconia Capital Management為太平船務提供貸款,并持有這家航運公司的大量股份。
換句話說,這一計劃意味著張松聲家族的股權將受到重?稀釋,并喪失對業務的控制權。用一名銀行人士的話來說就是張氏家族將淪為“經理人”。
據Alphaliner最新統計數據,太平船務運營船舶109艘,347596TEU運力,其中自有船舶63艘。
而如今,這個經歷兩代人努力的船公司,其航船將駛向何方,是業界頗為關注的話題。
Alphaliner首席分析師Tan Hua Joo就提出質疑稱,國有基金是否真的有必要救助太平船務。
他解釋道,“太平船務對新加坡的戰略價值是存疑的,因為它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不足2%,為新加坡港貢獻的集裝箱量不足3%。但是,另一方面,太平船務作為獨立的實體運營,其長期生存能力也值得懷疑,尤其是規模相對較小,又缺乏盈利能力。”
而據航運界網所知,張氏家族與中國的業務從未間斷,在改革開放前,若有運不了的貨或到不了的地方,中方都會找太平船務合作。其創始人張允中早在1967年創辦太平船務之初,第一個重要決定就是以中國業務為主要方向,正是張允中與中國多年的密切合作,造就了太平船務后來的發展。
新加坡金融消息人士彼時曾表示稱,與太平船務交易的吸引力在于,在市場開始復蘇之時,以其資產價值的一小部分獲得在全球十大班輪公司中名列前茅的公司的可觀份額。
如果運輸市場和資產價值完全恢復,投資者可能會看到快速且潛在的巨大財務收益。一旦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恢復并且集裝箱市場需求量回升,Heliconia和任何其他合作伙伴投資者便可以盈利出售。
但是,對于控制張氏家族在公司中的角色,將有一個問號。而今天掛牌出售大樓的消息,似乎正在印證什么。
盡管如此,航運界網仍維持此前的研判:基于張松聲家族與中國的"緊密聯系",我們仍維持首席執行官張松聲(Siong Seng Teo)有望在這輪重組中幸存下來,并繼續領導公司的判斷。畢竟該公司是新加坡航運的最后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