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系統
01GPS衛星定位系統
02北斗衛星定位系統
03DGPS岸站差分數據鏈
04超短基線
水聲探測系統
05多波束回聲儀
06淺地層剖面儀
07多普勒流速剖面儀
08側掃聲納
09氣槍
10地震拖纜
11海底地震儀
地質取樣系統
12重力取樣器
13活塞取樣器
14振動采樣管
15箱式采樣
16電視抓斗
17電視多管取樣器
18深海鉆機
其他系統
19可視著陸器
20CTD采水器
21ROV有纜遙控航行器
22拖網
23磁力儀
24自主水下航行器
25載人潛水器
該科考母船續航力為1.5萬海里,自持能力達60天。
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崔維成教授接受采訪。他的團隊正在與美日等國科學家展開挑戰深淵極限的競賽。主甲板可懸停直升機,A型架則用于吊裝深潛器的主折臂伸縮式吊車。
“張謇”號以我國近代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命名。而他正是崔維成教授所帶領的1.1萬米載人深潛器研發團隊所在的高校———上海海洋大學的創始人。
據了解,目前只有美國、英國、日本等國有能力對萬米級海底深淵進行科學探測,而此前我國只達到了7000米深度。“張謇”號的成功建成并入水,使我國在挑戰“極限深度”的道路上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與發達國家水準相接軌。那么,這艘為深潛器度身定制的科考船究竟有哪些非同尋常之處呢?在負責設計“張謇”號的上海航盛船舶設計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彭彥的導引下,記者得以一窺船上設備的奧妙。
既然是為深潛器專門配套,“張謇”號自然首先要為1.1萬米載人深潛器“彩虹魚”準備好“總統套房”———寬敞舒適的機庫,面積90平方米,高6米,除了停放,還可以在其中完成維護、檢修。
“彩虹魚”上下船、出入海洋,母船都為其配備了專門設施:通往機庫的專用軌道、船尾布放回收潛水器的A型架,乃至甲板座架、聲學絞車等都一應俱全,可以確保在海試時即使遇上五級海況(一般適宜開展海試的海況小于四級海況),深潛器也能順利回收。
別以為只有深潛器才有這么好的“住宿”條件,“張謇”號為隨船出征的科學家和船員所準備的房間也相當舒適。科考船共可住60人,其中20名船員,40名科學家,所有房間均按三星半到四星標準裝修,每個房間配有獨立衛生單元,只設單人間和雙人間。
船上實驗室的面積大小是評判一艘科考船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張謇”號上實驗室總面積約260平方米,分干性實驗室、濕性實驗室、重磁實驗室、資料處理室、綜合物理實驗室、備用實驗室等。同時,其后甲板作業面積多達550平方米,每平方米甲板承重高達5噸,而一般科考船面積僅30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承重也只有2噸———這意味著“張謇”號可以搭載更多儀器,開展更多種類的科學實驗。
入水時,“張謇”號船身傾斜,其中一大原因是還有大量設備需在入水后進行安裝。作為一艘優秀的科考船,為能配合“彩虹魚”開展全海深作業,“張謇”號上將搭載多種先進設備:GPS和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用于準確定位;多波束回聲儀、淺地層剖面儀、多普勒流速剖面儀等水聲探測系統,用于探測海底地形、海洋流速,以保證深潛器安全工作;重力取樣儀、振動采樣管、電視抓斗、深海鉆機等地質取樣系統,用于開展深海采樣等科研工作。
此外,“張謇”號的主甲板上還可懸停直升機,以防萬一海試發生意外方便救援。彭彥介紹說,為了使這艘科考母船能夠無限海區航行,并出色完成科考工作,設計師為它配備了大小兩臺發動機,使它既能全速在大洋中行進,又能慢步探尋于即將開展作業的海區。而安裝在船側的動力推進器還可使它原地轉身,更好地在海試中維持自身穩定,為深潛器提供可靠、穩定的科研支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