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消息,當地時間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首艘“平成30年度多機能護衛艦”(30FFM)在三井E&S造船集團旗下位于岡山的玉野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出席儀式,并宣布將該艦命名為“熊野”號(JDS Kumano,FFM-2)。這是日本海軍第三艘使用“熊野”為艦名的軍艦,第一艘是舊日本帝國海軍“最上”級重巡洋艦四號艦,第二艘是70年代末服役的“筑后”級護航驅逐艦十號艦。
從番號可以看出,實際上雖然“熊野”號是首艘下水的“30FFM”,但卻是編列上的次艦,原因是日本防衛省在下訂“30FFM”時,分別交由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和三井玉野造船廠承建,兩家造船廠相差一天分別于2019年10月29日和30日開工,由三菱重工建造的首艘“30FFM”是才是編列上的首艦。兩艦原定分別于2020年11月18日和19日下水,但是三菱重工承建的首艘“30FFM”在安裝主機的過程中(英國羅爾斯·羅伊斯授權日本川崎本土生產的Rolls Royce MT-30燃氣輪機),用于封裝主機,起到保護和隔音作用的外殼(Compact Package Engine Enclosure)破裂,碎片被吸入了主機中,導致不得不將主機重新吊出進行大修,艦體主機開槽只能等待封閉,使得工期延誤。
“30FFM”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有史以來首次真正使用的“護衛艦”這一艦種,其旨在取代配屬在二線地方隊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導彈艇,承擔近海巡邏任務的同時兼顧“初雪”級和“朝霧”級的部分任務,能夠參與到日本海自遠洋行動中。“30FFM”代表了日本海自也在進行著艦種融合、精簡和多任務化、大型化改革,這也標志著隨著世界上最后一種護航驅逐艦“阿武隈”級的被替代,“護航驅逐艦”這一艦種將徹底消失。
“30FFM”的艦體經過全新設計,采用封閉式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桿系統,將艦上過去紛亂的平面搜索雷達、電子戰等射頻系統整合到共用的平面陣列天線系統中,主雷達是應用在“朝日”級驅逐艦上OPY-1相控陣雷達的升級版本OPY-2,采用四面較大的C波段主雷達陣列和四面較小的X波段雷達陣列組成,此外,綜合射頻桅桿上還集成有數據鏈天線、電子戰天線、通訊天線和光電搜索設備等。
“30FFM”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超5000噸,體量已經超過“朝霧”級驅逐艦,主機為一具羅爾斯·羅伊斯-川崎MT-30燃氣輪機,并車兩具德國曼恩12V2833D中速柴油機,總出力達6.4萬馬力,最高航速30節以上。
“30FFM”裝備一門MK-45五英寸62倍徑艦炮,艦炮后方安裝了兩組八單元MK-41垂直發射裝置,裝填8枚07式垂發反潛火箭和32枚ESSM改進型“海麻雀”,艦舯舷墻內遮蔽了兩組四聯裝“17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這是日本國產90式反艦導彈的輕度改進型,宣稱其具備“更遠的射程、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抗攔截能力”,艦尾機庫上方安裝了一座11聯裝“海拉姆”近防導彈發射裝置,機庫兩側各布置一組三聯裝短魚雷發射裝置。此外,艦上還設有兩座12.7毫米遙控武器站,這是日本海自研制的第一種遙控武器站,日本稱之為“遠隔操作型水上艦艇用機関銃架”,最先被“朝日”級驅逐艦“不知火”號搭載。
“30FFM”專門拿出較大的載荷執行“獵布雷任務”,航空甲板下方是水雷任務艙,和瀕海戰斗艦相同使用遠程反水雷載具執行反水雷為主,能夠搭載無人水上艇(USV)、無人潛航器(UUV)和自航式反水雷彈藥(EMD)執行水雷搜索和反水雷任務,基本沿用目前海自最新的“淡路”級反水雷艦設備。其中,自航式反水雷彈藥(自走式機雷処分用弾薬)由日本三井研制,全長1.8米,全重90kg,使用鋰-二氧化硫一次性電池,驅動3個水平螺旋槳和一個垂直螺旋槳,配合掃描聲吶主動碰撞水雷,是一種一次性反水雷彈藥;還有04式自航式水雷掃雷潛航器,這是一種光纖遙控式潛航器,通過多功能機械臂和小型掃雷具清掃水雷。
執行水雷布設任務時,“30FFM”能夠容納32枚91式水雷,這是日本國產的沉底式上浮水雷。入水后沉入水底,根據預設或水深將水雷通過錨鏈上浮到一定深度,通過磁場和壓力等信號復合觸發。反潛戰方面,“30FFM”沒有在艦首安裝固定陣列主動聲吶,只有一個小型的魚雷告警聲吶,因為主要在淺水區使用的“30FFM”使用大型主動聲吶的話干擾過多。但在艦尾搭載有可變深度主動聲吶(VDS)和拖曳陣列被動聲吶(TASS)兩種不同的拖曳聲吶系統。直升機方面為單機庫設計,容納一架SH-60K直升機。
按照計劃,日本打算首批建造八艘“30FFM”,在未來每年編列兩艘,到2021年編列完畢。本次編列的兩艘總預算為1055億日元,單艦造價約合4.67億美元,之后的批次防衛省希望將造價壓縮到450億日元之內。
“30FFM”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有史以來首次真正使用的“護衛艦”這一艦種,其旨在取代配屬在二線地方隊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導彈艇,承擔近海巡邏任務的同時兼顧“初雪”級和“朝霧”級的部分任務,能夠參與到日本海自遠洋行動中。“30FFM”代表了日本海自也在進行著艦種融合、精簡和多任務化、大型化改革,這也標志著隨著世界上最后一種護航驅逐艦“阿武隈”級的被替代,“護航驅逐艦”這一艦種將徹底消失。
“30FFM”的艦體經過全新設計,采用封閉式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桿系統,將艦上過去紛亂的平面搜索雷達、電子戰等射頻系統整合到共用的平面陣列天線系統中,主雷達是應用在“朝日”級驅逐艦上OPY-1相控陣雷達的升級版本OPY-2,采用四面較大的C波段主雷達陣列和四面較小的X波段雷達陣列組成,此外,綜合射頻桅桿上還集成有數據鏈天線、電子戰天線、通訊天線和光電搜索設備等。
“30FFM”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超5000噸,體量已經超過“朝霧”級驅逐艦,主機為一具羅爾斯·羅伊斯-川崎MT-30燃氣輪機,并車兩具德國曼恩12V2833D中速柴油機,總出力達6.4萬馬力,最高航速30節以上。
“30FFM”裝備一門MK-45五英寸62倍徑艦炮,艦炮后方安裝了兩組八單元MK-41垂直發射裝置,裝填8枚07式垂發反潛火箭和32枚ESSM改進型“海麻雀”,艦舯舷墻內遮蔽了兩組四聯裝“17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這是日本國產90式反艦導彈的輕度改進型,宣稱其具備“更遠的射程、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抗攔截能力”,艦尾機庫上方安裝了一座11聯裝“海拉姆”近防導彈發射裝置,機庫兩側各布置一組三聯裝短魚雷發射裝置。此外,艦上還設有兩座12.7毫米遙控武器站,這是日本海自研制的第一種遙控武器站,日本稱之為“遠隔操作型水上艦艇用機関銃架”,最先被“朝日”級驅逐艦“不知火”號搭載。
“30FFM”專門拿出較大的載荷執行“獵布雷任務”,航空甲板下方是水雷任務艙,和瀕海戰斗艦相同使用遠程反水雷載具執行反水雷為主,能夠搭載無人水上艇(USV)、無人潛航器(UUV)和自航式反水雷彈藥(EMD)執行水雷搜索和反水雷任務,基本沿用目前海自最新的“淡路”級反水雷艦設備。其中,自航式反水雷彈藥(自走式機雷処分用弾薬)由日本三井研制,全長1.8米,全重90kg,使用鋰-二氧化硫一次性電池,驅動3個水平螺旋槳和一個垂直螺旋槳,配合掃描聲吶主動碰撞水雷,是一種一次性反水雷彈藥;還有04式自航式水雷掃雷潛航器,這是一種光纖遙控式潛航器,通過多功能機械臂和小型掃雷具清掃水雷。
執行水雷布設任務時,“30FFM”能夠容納32枚91式水雷,這是日本國產的沉底式上浮水雷。入水后沉入水底,根據預設或水深將水雷通過錨鏈上浮到一定深度,通過磁場和壓力等信號復合觸發。反潛戰方面,“30FFM”沒有在艦首安裝固定陣列主動聲吶,只有一個小型的魚雷告警聲吶,因為主要在淺水區使用的“30FFM”使用大型主動聲吶的話干擾過多。但在艦尾搭載有可變深度主動聲吶(VDS)和拖曳陣列被動聲吶(TASS)兩種不同的拖曳聲吶系統。直升機方面為單機庫設計,容納一架SH-60K直升機。
按照計劃,日本打算首批建造八艘“30FFM”,在未來每年編列兩艘,到2021年編列完畢。本次編列的兩艘總預算為1055億日元,單艦造價約合4.67億美元,之后的批次防衛省希望將造價壓縮到450億日元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