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發(fā)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tǒng)動能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要強化監(jiān)督管理,健全質量標準,以全力打擊各類質量違法行為,維護群眾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各行各業(yè)要像獲獎組織和個人學習,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費者滿意的質量品牌,讓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為促進經濟雙增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3月29日,北京風和日麗,人民大會堂莊嚴熱烈,第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在這里隆重舉行。憑借“不欠債離岸”的質量管理模式,振華重工與華為公司、中國高鐵等獲得中國政府質量領域最高獎——中國質量獎。國務院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王勇出席大會,并親自為振華重工頒獎,中國交建副總裁、振華重工董事長宋海良代表振華重工上臺領獎。
大會現(xiàn)場宣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關于第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典禮的重要批示,宣讀了《中國質量獎評選表彰委員會關于第二屆中國質量獎的授獎決定》。振華重工、華為公司等9個組織和首都航天機械公司高級技師高鳳林獲得中國質量獎。珠海格力電器等80個組織以及青島四方機車高級技師寧允展等10名個人獲得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
經過20多年來的探索發(fā)展,振華重工形成了以“不欠債離岸”為核心,打造全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模式。“不欠債離岸”具體是指:在產品交付時確保質量、工期、成本不留問題,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對用戶、設計、采購、維護、交付、制造等利益相關方不留任何問題。在該質量管理模式下,帶來了三個轉變:一是服務方式的轉變,從單一產品的交付轉變成提供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保障;二是責任意識的轉變,從單純關注自身發(fā)展轉變成推動所有相關方實現(xiàn)共同可持續(xù)發(fā)展;三是質量管理機制的轉變,通過“債”的分解落地,明確各層級的職責與義務,形成全員、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機制。多年來,振華重工堅守“不欠債離岸”質量模式,持續(xù)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獲得了市場與客戶的認可,產品遠銷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qū),持續(xù)提升“中國制造”、“中國工程”、“中國服務”、“中國質量”的良好形象。
中國質量獎是中國質量領域的最高榮譽,素有質量界的“奧斯卡”之稱,每兩年評選一次,于2012年6月正式設立。評選工作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實施,下設質量獎和提名獎,旨在表彰國內質量領先、技術創(chuàng)新、品牌優(yōu)秀、效益突出的組織和對促進質量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該獎項下設質量獎和提名獎,質量獎每次不超過10個組織和個人,提名獎每次不超過90個。在2013年首屆中國質量獎的評選中,振華重工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本次振華重工成功獲得第二屆中國質量獎,對于公司進一步提升企業(yè)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以提高發(fā)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列入“十三五”規(guī)劃指導思想,突出強調了質量的戰(zhàn)略地位和發(fā)展導向。建設質量強國,必須立足中國實際,探索建立適合中國國情和企業(yè)發(fā)展實際的質量管理方式和模式。中國質量獎的設立對于增強企業(yè)的質量責任意識,樹立質量標桿,提升相關行業(yè)的質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目前,日本愛德華.戴明質量獎、美國馬爾科姆.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以及歐洲質量獎并稱為世界三大質量獎,成為卓越績效模式的創(chuàng)造者和經濟奇跡的助推器。這些質量獎推動了先進質量管理法的普及,提升了行業(yè)質量意識和產業(yè)競爭力。全球共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立了質量獎。
頒獎儀式結束后,獲得中國質量獎的9個組織代表和1個個人在人民大會堂陜西廳接受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集中采訪,宋海良作為獲獎單位代表,簡要介紹了振華重工,并發(fā)表了獲獎感言。其中,中央電視臺將在今天《新聞聯(lián)播》后的《焦點訪談》節(jié)目里播出對振華重工宋海良董事長的采訪。
國務院相關部門、單位分管領導,中國質量獎評選表彰委員會委員、有關行業(yè)協(xié)會主要負責人、各省及直屬檢驗檢疫系統(tǒng)主要負責人、有關專家學者、獲獎單位和個人代表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