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赴福建考察調研。當天下午,習近平來到朱熹園,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學研究等情況。習近平表示,我們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其中的精華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其實,在福建這塊充滿激情的熱土上,習近平同志懷抱一顆赤子之心,探索奮斗了17年多,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間,他對福建船舶工業發展關懷備至,寄予厚望,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記,指引福建船舶工業在改革、創新和黨的建設等領域取得了極其豐碩的成果,更是讓馬尾造船這家百年老廠重新煥發生機。
文化為根
馬尾造船創辦于1866年,是在清政府重臣李鴻章與左宗棠所帶領的洋務運動中建成的,時稱福建船政,是“中國造船創始之廠”。福建船政在近代中國艦船制造、海軍建設、科技人才和飛機制造等領域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是中國近代船舶工業、海軍建設和航空工業的搖籃。
1997年4月6日,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到馬尾造船調研。當時,福州市要修一條江濱大道,有一段想取道馬尾造船的廠區,橫穿船廠,如果這樣就嚴重影響了船廠的生產布局。當習近平了解到這些情況,他認為江濱大道從船廠穿過確實不合適,但也不能因此不發展公路,于是就提出采用高架橋的方式,從船廠上空通過。最終,建設沒有影響船廠正常生產,也保住了船廠的建筑格局不被破壞。
習近平同志十分關注福建船政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指示要以船政建筑群為基礎,精心規劃,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近代工業博物館,以弘揚船政優良傳統。這為馬尾造船改革發展和文化傳承指明了發展方向。在新時期,馬尾造船積極探索船政文化,深耕品牌建設和文化建設,如今福建船政已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目錄》和《國家工業遺產名單》,今年2月8日,中國船政博物館完成升級改造對外開放,船政文化正在福建這片土地上不斷發揚光大。
改制求生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東南亞金融風波沖擊下,我國造船業面臨嚴重困難。當時的馬尾造船兩年間未能交付一艘船舶,已經資不抵債,也發不出工資,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
2001年5月15日,習近平同志已擔任福建省省長,在省市兩級領導的陪同下到馬尾造船調研。他指出:今后省里在財政資金安排上,將繼續對馬尾造船安排適當的投入。同時希望馬尾造船要開辟多元化投資渠道,多方面融資,甚至可以嘗試走合資辦企業的路子。他鮮明提出,馬尾造船要搞債轉股,要先甩掉負擔,才能輕松上陣,再創輝煌。
這一指示再次拯救了馬尾造船。在福建省政府的大力推進下,馬尾造船的改制工作快速推進。福建華融集團出資9925萬元,占41.29%股份,馬尾造船以固定資產入股,評估為1.34億元,占55.79%股份,剩余股份由其他3家企業出資。2001年12月21日,馬尾造船成功實現改制,12月23日正式掛牌運營。
通過改制,馬尾造船完善了公司治理架構,實現了規范科學管理,激發了內在活力,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此后,該廠經濟規模連續12年保持高位平穩增長態勢,連續12年被評為福建省“工業百強企業”,2012年產值和銷售收入雙雙突破30億元關口。
技術為本
2002年6月的一個星期日,馬尾造船一艘出口德國的萬噸級多用途貨船即將交付。福船集團專門邀請習近平同志過來看看,他欣然答應。一大早,習近平同志輕車簡從來到船廠,仔細察看這艘船舶。當得知船上主要設備以及通訊導航系統還依靠進口,他表示,造船工業要想真正發展好,還是要把重心放在提高技術水平上,不要總干“苦力活兒”,要著眼高精尖,解決國產化,掌握主動權。
“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早在福建工作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了我國造船業由大變強的“癥結”。而這也指引馬尾造船面向市場需求創新船型,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轉型發展。
2006年10月,馬尾造船攜700TEU集裝箱船參加德國漢堡海事展覽會,該型船被評為“標桿”產品。以700TEU集裝箱船為突破口,馬尾造船著眼長遠發展,積極推動產品創新轉型升級,推出升級換代產品并積極介入海工輔助船建造領域,接獲大批量訂單。
2014年,馬尾造船交付84米雙體半潛多用途移動平臺,并獲得英國倫敦2014年度“OSJ”海工支持船獎。2017年6月,馬尾造船交付國內首艘出口型105米電力推進飽和潛水支持船,獲得英國倫敦2017年度“OSJ”深海裝備技術創新獎。
2019年,馬尾造船建造的科學試驗平臺、浮式防波堤成功交付。2020年,我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在馬尾造船完成改造順利啟航,并赴馬里亞納海溝保障萬米海試,為我國創造10909米的載人深潛新紀錄立下功勛。
其實,在福建這塊充滿激情的熱土上,習近平同志懷抱一顆赤子之心,探索奮斗了17年多,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間,他對福建船舶工業發展關懷備至,寄予厚望,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記,指引福建船舶工業在改革、創新和黨的建設等領域取得了極其豐碩的成果,更是讓馬尾造船這家百年老廠重新煥發生機。
文化為根
馬尾造船創辦于1866年,是在清政府重臣李鴻章與左宗棠所帶領的洋務運動中建成的,時稱福建船政,是“中國造船創始之廠”。福建船政在近代中國艦船制造、海軍建設、科技人才和飛機制造等領域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是中國近代船舶工業、海軍建設和航空工業的搖籃。
1997年4月6日,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到馬尾造船調研。當時,福州市要修一條江濱大道,有一段想取道馬尾造船的廠區,橫穿船廠,如果這樣就嚴重影響了船廠的生產布局。當習近平了解到這些情況,他認為江濱大道從船廠穿過確實不合適,但也不能因此不發展公路,于是就提出采用高架橋的方式,從船廠上空通過。最終,建設沒有影響船廠正常生產,也保住了船廠的建筑格局不被破壞。
習近平同志十分關注福建船政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指示要以船政建筑群為基礎,精心規劃,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近代工業博物館,以弘揚船政優良傳統。這為馬尾造船改革發展和文化傳承指明了發展方向。在新時期,馬尾造船積極探索船政文化,深耕品牌建設和文化建設,如今福建船政已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目錄》和《國家工業遺產名單》,今年2月8日,中國船政博物館完成升級改造對外開放,船政文化正在福建這片土地上不斷發揚光大。
至今保存完好的船政輪機車間
改制求生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東南亞金融風波沖擊下,我國造船業面臨嚴重困難。當時的馬尾造船兩年間未能交付一艘船舶,已經資不抵債,也發不出工資,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
進入21世紀的馬尾造船舊址
2001年5月15日,習近平同志已擔任福建省省長,在省市兩級領導的陪同下到馬尾造船調研。他指出:今后省里在財政資金安排上,將繼續對馬尾造船安排適當的投入。同時希望馬尾造船要開辟多元化投資渠道,多方面融資,甚至可以嘗試走合資辦企業的路子。他鮮明提出,馬尾造船要搞債轉股,要先甩掉負擔,才能輕松上陣,再創輝煌。
這一指示再次拯救了馬尾造船。在福建省政府的大力推進下,馬尾造船的改制工作快速推進。福建華融集團出資9925萬元,占41.29%股份,馬尾造船以固定資產入股,評估為1.34億元,占55.79%股份,剩余股份由其他3家企業出資。2001年12月21日,馬尾造船成功實現改制,12月23日正式掛牌運營。
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通過改制,馬尾造船完善了公司治理架構,實現了規范科學管理,激發了內在活力,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此后,該廠經濟規模連續12年保持高位平穩增長態勢,連續12年被評為福建省“工業百強企業”,2012年產值和銷售收入雙雙突破30億元關口。
技術為本
2002年6月的一個星期日,馬尾造船一艘出口德國的萬噸級多用途貨船即將交付。福船集團專門邀請習近平同志過來看看,他欣然答應。一大早,習近平同志輕車簡從來到船廠,仔細察看這艘船舶。當得知船上主要設備以及通訊導航系統還依靠進口,他表示,造船工業要想真正發展好,還是要把重心放在提高技術水平上,不要總干“苦力活兒”,要著眼高精尖,解決國產化,掌握主動權。
連江粗蘆島馬尾造船新址
“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早在福建工作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了我國造船業由大變強的“癥結”。而這也指引馬尾造船面向市場需求創新船型,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轉型發展。
2006年10月,馬尾造船攜700TEU集裝箱船參加德國漢堡海事展覽會,該型船被評為“標桿”產品。以700TEU集裝箱船為突破口,馬尾造船著眼長遠發展,積極推動產品創新轉型升級,推出升級換代產品并積極介入海工輔助船建造領域,接獲大批量訂單。
2014年,馬尾造船交付84米雙體半潛多用途移動平臺,并獲得英國倫敦2014年度“OSJ”海工支持船獎。2017年6月,馬尾造船交付國內首艘出口型105米電力推進飽和潛水支持船,獲得英國倫敦2017年度“OSJ”深海裝備技術創新獎。
2019年,馬尾造船建造的科學試驗平臺、浮式防波堤成功交付。2020年,我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在馬尾造船完成改造順利啟航,并赴馬里亞納海溝保障萬米海試,為我國創造10909米的載人深潛新紀錄立下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