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國內首艘綠色智能標準三峽“130型”散貨運輸示范船在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開建。
據介紹,該船船長129.98米、船寬16.2米,型深6.98米,設計吃水5.98米、設計航速10.0kn,采用油氣電混合動力,配備2臺990kW雙燃料主機和200kWh鋰電池,下水時主機驅動螺旋槳、同時通過軸帶發電機給鋰電池充電,洪水期上水時主機和電動機共同驅動螺旋槳,船閘內電推低速航行。該船具有垂直首、外旋雙尾鰭線型,具有低阻、抗砰擊、低推力減額、高推進效率的特點,是長江三峽過閘船舶中首艘油/氣電混合動力推進的船舶,排放降低30%以上。
為加速川江船舶標準化,提高三峽大壩過閘速度,交通部2013年印發《加快推進“十二五”期長江水系船型標準化工作方案》,鼓勵建造有利于提高三峽船閘通過效率的船舶和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船舶。130型散貨船是指船長約130米的散貨船。三峽大壩永久性船閘有效尺寸為:280米長×34米寬。使用130型散貨船,一個閘次正好可通過4艘該型船舶。
據了解,由于散貨船尺寸不統一,當前三峽船閘一個閘次可通過2艘到3艘散貨船,平均過閘噸位1.26萬噸,船閘利用率不到70%?!叭绻挠?30型散貨船,平均過閘噸位可達2.4萬噸,提升超過90%,船閘利用率提高至97%。”
據悉,該示范船由武漢理工大學船舶郵輪中心、武漢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研發,武漢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武漢新港管委會和武漢理工大學等方面合作推動組建的,致力長江綠色智能船舶研發推廣。混動130型散貨船是該公司的主打產品。該船適合長江中上游航行,適合三峽過閘,具有節能、環保、經濟、高效等四大特點,將成為長江三峽過閘船舶中的首艘油氣電混合動力示范船,將成為武漢市發展航運、帶動產業的一個示范項目。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首席教授吳衛國介紹,在武漢新港委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武漢理工大學船舶郵輪中心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攻克“4E”船型技術、綠色船舶技術、智能船舶技術,研發出以節能、環保、經濟、高效為特征的綠色智能三峽130型散貨船,可大幅提高三峽船閘通行效率,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航運支撐。
武漢新港委負責人說,國內首艘綠色智能標準三峽“130型”散貨運輸示范船開建,是落實長江大保護、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功能的一項重要舉措。“130型”散貨運輸示范船開建也是一種創新發展模式。通過政、產、學、研結合,通過政府引領、企業主導、學校和研發機構技術創新,成果轉換,推動船型落地,進一步實現發展航運、帶動產業的目的。
據了解,國內首艘綠色智能標準三峽“130型”散貨運輸示范船計劃2022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