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舟山增洲造船廠的船臺上,一艘18000噸重載船正在進行最后階段的緊張施工。作業現場,51歲的維修鉗工唐傳海格外緊張忙碌。
從起重機到運輸車輛,從肋骨冷彎機到等離子切割機,他和同事擔負著所有船廠設備的維護保障工作,確保各種設備能夠正常運行。
唐傳海是1983年開始從業的“老機械”,當年只有初中學歷的他,通過多年自學,成為當地有名的技師,并吸引增洲造船廠引進了這位優秀的機械技術人才。在他身上閃耀著造船工人扎根崗位、精益求精的可貴品質,在平凡工作中踐行“工匠精神”。
維護700噸級龍門吊
安全保障重任在肩
在增洲船廠里,最醒目的設備就是700噸級的大型龍門吊,對它每天進行精心維護,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排除,這就是唐傳海和他的同事肩負的責任。
從加工運進廠區的鋼板到最終造出萬噸巨輪,船舶工業使用的各項設備通常工況復雜、使用頻率高,給維護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船舶建造中設備保障是極為重要工作。除了每個月50多項的常規維護,唐傳海和同事必須及時排除不時出現的突發故障,搶修時間短則數小時,多則一天,甚至連夜搶修也是常有的事情。
“造船業生產的產品是龐大的船舶,所使用的大型設備運行風險也很高。”唐傳海告訴記者,現代造船工業通常采取分段建造的生產模式,幾百噸的大型組件在車間完工后再運往船臺組裝,吊裝的最大組件比100頭大象還要重,這個過程中稍有差池就會發生難以預料的后果。
唐傳海指著船廠里正在緩慢吊裝的一臺大型船舶組件說,正在進行的是整個生產流程中最關鍵的環節,現場的每個工人都必須格外謹慎。“吊裝時保障人員都會在現場密切監視,對設備的每一個點位進行跟蹤,細化到每一根鋼索和每一個滑輪。”正是靠著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唐傳海和他的團隊保障了船廠的安全運行。
“船廠的安全、高效運行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只有把每個細節做好,才能完成好每天、每周、每個月的生產任務。”唐傳海說。
攻克德國品牌壓縮機
技術過硬刻苦專研
“唐師傅在來到我們廠里之前,我們就聽說過他的事跡,但與他共事以來才真正理解了他的過人之處。”設備動力部負責人金偉光說,唐偉海剛剛來到船廠工作不久,他做的一件事就給金偉光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當時船廠里兩臺德國品牌的比澤爾壓縮機出現故障,由于這一型號設備的結構十分精密,廠里打算請專業維護人員進行修理。
唐偉海主動提出自行修理,可是不僅廠里沒有任何相關資料,對自行維修的風險也很難預計。于是他主動帶領同事對故障設備進行研究,不久就成功修復。這一下不僅節約了近8萬元的維護成本,還積累了寶貴的技術經驗。
造船工業涉及的機械設備種類繁多、原理復雜,入行多年的機械保障人員也很難精通所有專業技術。但唐傳海憑借著著多年從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過硬技術,在鉆研技術中善于舉一反三,很快就成了船廠的“專家”,幾乎每件設備的情況唐傳海都是了如指掌。
“唐師傅不論技術技能還是工作責任心都特別值得年輕人學習。”唐傳海的同事和徒弟吳益果說,唐傳海在工作中不僅富有耐心,而且熱情幫助他人,將技術和技巧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年輕職工,所以班組里的同事都樂于向他請教。
零起點成長研發專家
設計船舶生產設備
目前,造船工業正面臨著市場形勢的嚴峻考驗,包括增洲船廠在內的大批舟山船舶企業也在積極探索的企業轉型發展的道路,在提升企業競爭力上下功夫,一支鉆研崗位業務的造船工匠團隊也成為企業最為重要的寶貴財富。
通過對設備維護和運行中發生的技術難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唐傳海為保障船廠設備的正常運行和降低維護成本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平日的工作中,唐傳海自制了很多專用工具,大大提高了維修的效率,減少了大量人工,甚至帶領團隊自行設計研發生產設備。
去年,增洲造船廠為伊拉克船東建造的耙吸式挖泥船進入施工的關鍵時期。因為是全新研制的船型,廠里缺少船舶建造所需的串油設備。購買新設備需要19萬元人民幣左右,為了節約成本,唐傳海和他的同事大膽提出了自行設計制造。
串油設備主要用于清洗船舶的各種管路,去除管路內的碎屑和雜質。唐傳海告訴記者,雖然他也知道這種設備的基本原理,但是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
自行研發,僅憑廠里機修團隊的能力有沒有把握?工期緊張,如果研發失敗或者進展緩慢導致工期延誤怎么辦?出資購買,花費這樣的成本是否值得?比起設備研發的巨大挑戰,這一連串的問題似乎給了唐傳海更大的考驗。
從接到任務開始,唐傳海就開始著手研究設備的設計方案,幾乎從零開始琢磨設備的原理結構,大量查閱相關資料和請教同行。記不清經歷了多少天夜以繼日的攻堅,唐傳海和他的同事最終如期完成了串油設備的研發工作,不僅使用效果完全符合新船建造的需求,而且消耗的經濟成本只有不到6萬元。
“做同樣的工作,認真做,用心做,也能做出一點成績出來。”唐傳海覺得,作為造船工業的一名普通技師,深入鉆研自己的技術,勇于嘗試和探索,才能讓自己平凡的崗位創造與眾不同的價值。
從起重機到運輸車輛,從肋骨冷彎機到等離子切割機,他和同事擔負著所有船廠設備的維護保障工作,確保各種設備能夠正常運行。
唐傳海是1983年開始從業的“老機械”,當年只有初中學歷的他,通過多年自學,成為當地有名的技師,并吸引增洲造船廠引進了這位優秀的機械技術人才。在他身上閃耀著造船工人扎根崗位、精益求精的可貴品質,在平凡工作中踐行“工匠精神”。
維護700噸級龍門吊
安全保障重任在肩
在增洲船廠里,最醒目的設備就是700噸級的大型龍門吊,對它每天進行精心維護,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排除,這就是唐傳海和他的同事肩負的責任。
從加工運進廠區的鋼板到最終造出萬噸巨輪,船舶工業使用的各項設備通常工況復雜、使用頻率高,給維護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船舶建造中設備保障是極為重要工作。除了每個月50多項的常規維護,唐傳海和同事必須及時排除不時出現的突發故障,搶修時間短則數小時,多則一天,甚至連夜搶修也是常有的事情。
“造船業生產的產品是龐大的船舶,所使用的大型設備運行風險也很高。”唐傳海告訴記者,現代造船工業通常采取分段建造的生產模式,幾百噸的大型組件在車間完工后再運往船臺組裝,吊裝的最大組件比100頭大象還要重,這個過程中稍有差池就會發生難以預料的后果。
唐傳海指著船廠里正在緩慢吊裝的一臺大型船舶組件說,正在進行的是整個生產流程中最關鍵的環節,現場的每個工人都必須格外謹慎。“吊裝時保障人員都會在現場密切監視,對設備的每一個點位進行跟蹤,細化到每一根鋼索和每一個滑輪。”正是靠著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唐傳海和他的團隊保障了船廠的安全運行。
“船廠的安全、高效運行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只有把每個細節做好,才能完成好每天、每周、每個月的生產任務。”唐傳海說。
攻克德國品牌壓縮機
技術過硬刻苦專研
“唐師傅在來到我們廠里之前,我們就聽說過他的事跡,但與他共事以來才真正理解了他的過人之處。”設備動力部負責人金偉光說,唐偉海剛剛來到船廠工作不久,他做的一件事就給金偉光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當時船廠里兩臺德國品牌的比澤爾壓縮機出現故障,由于這一型號設備的結構十分精密,廠里打算請專業維護人員進行修理。
唐偉海主動提出自行修理,可是不僅廠里沒有任何相關資料,對自行維修的風險也很難預計。于是他主動帶領同事對故障設備進行研究,不久就成功修復。這一下不僅節約了近8萬元的維護成本,還積累了寶貴的技術經驗。
造船工業涉及的機械設備種類繁多、原理復雜,入行多年的機械保障人員也很難精通所有專業技術。但唐傳海憑借著著多年從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過硬技術,在鉆研技術中善于舉一反三,很快就成了船廠的“專家”,幾乎每件設備的情況唐傳海都是了如指掌。
“唐師傅不論技術技能還是工作責任心都特別值得年輕人學習。”唐傳海的同事和徒弟吳益果說,唐傳海在工作中不僅富有耐心,而且熱情幫助他人,將技術和技巧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年輕職工,所以班組里的同事都樂于向他請教。
零起點成長研發專家
設計船舶生產設備
目前,造船工業正面臨著市場形勢的嚴峻考驗,包括增洲船廠在內的大批舟山船舶企業也在積極探索的企業轉型發展的道路,在提升企業競爭力上下功夫,一支鉆研崗位業務的造船工匠團隊也成為企業最為重要的寶貴財富。
通過對設備維護和運行中發生的技術難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唐傳海為保障船廠設備的正常運行和降低維護成本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平日的工作中,唐傳海自制了很多專用工具,大大提高了維修的效率,減少了大量人工,甚至帶領團隊自行設計研發生產設備。
去年,增洲造船廠為伊拉克船東建造的耙吸式挖泥船進入施工的關鍵時期。因為是全新研制的船型,廠里缺少船舶建造所需的串油設備。購買新設備需要19萬元人民幣左右,為了節約成本,唐傳海和他的同事大膽提出了自行設計制造。
串油設備主要用于清洗船舶的各種管路,去除管路內的碎屑和雜質。唐傳海告訴記者,雖然他也知道這種設備的基本原理,但是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
自行研發,僅憑廠里機修團隊的能力有沒有把握?工期緊張,如果研發失敗或者進展緩慢導致工期延誤怎么辦?出資購買,花費這樣的成本是否值得?比起設備研發的巨大挑戰,這一連串的問題似乎給了唐傳海更大的考驗。
從接到任務開始,唐傳海就開始著手研究設備的設計方案,幾乎從零開始琢磨設備的原理結構,大量查閱相關資料和請教同行。記不清經歷了多少天夜以繼日的攻堅,唐傳海和他的同事最終如期完成了串油設備的研發工作,不僅使用效果完全符合新船建造的需求,而且消耗的經濟成本只有不到6萬元。
“做同樣的工作,認真做,用心做,也能做出一點成績出來。”唐傳海覺得,作為造船工業的一名普通技師,深入鉆研自己的技術,勇于嘗試和探索,才能讓自己平凡的崗位創造與眾不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