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航運業首次宣布脫碳計劃,為實現到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目標,作為全球第三大船東國的日本計劃投資最多30萬億日元(約1.7萬億元人民幣)更新目前運營的全部2240艘商船,欲成為全球航運業脫碳“領頭羊”。
年均投資100億美元,年均更新100艘
日本船東協會初步估計,2025年開始平均每年需要更換約100艘船,全年投資額約1萬億日元。在2025年至2050年的25年間,整體投資規模將達到20-3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1.7萬億元),以期實現船隊零碳目標。潛在零碳替代燃料包括碳回收甲烷、氫、氨等燃料。脫碳路徑主要包含:一是從已經廣泛使用的LNG燃料逐步轉換為碳回收甲烷,二是擴大氫和氨燃料的使用。
加大科研投入,搶占未來市場先機
日本經濟產業省所管轄的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為實現2050碳中和設立2萬億日元綠色創新基金,主要為綠色增長戰略中正在制定行動計劃的14個優先領域提供支持,航運造船領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目前,NEDO已經啟動了“新一代船舶”開發項目,將投資32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91億元)支持氨、氫燃料船等新船型的技術研發。另外,由于全球范圍內尚未確立新零碳燃料的相關技術,日本政府考慮通過活用基金支援國內企業研發,促成在全球率先投入實用。研發零碳燃料的同時,突破船載碳捕集技術也是日本航運業實現脫碳路徑的重要組成。日本三菱造船與川崎汽船株式會社、日本海事協會合作開展的“CC-Ocean”海洋碳捕集項目已經成功驗證船用碳捕捉系統可行性,回收的二氧化碳純度超過99.9%,實現在船舶商業運營期間由普通船員收集二氧化碳。
制定脫碳進度表,推出“4+1”型綠色概念船舶
日本國土交通省和航運業界制定了面向溫室氣體零排放船舶實用化的進度表,爭取在2024年開發出專用的氨氫燃料發動機、渦輪和燃料艙,2026年在連接國內港口的內航船舶上進行實證試驗,2028年實現商業航運。同時,推出了四款概念船舶,船型涉及兩萬箱超大型集裝箱船和散貨船,采用氫、氨、LNG和風帆混合動力等不同推進技術,以及船載碳捕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