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產重整全景圖,無投資人+債轉股
2013年8月28日,習總書記到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大船海工)考察,在自升式鉆井平臺制造現場,淋著雨和干部職工一同合影。當時,習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海洋事業關系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系國家興衰安危。要順應建設海洋強國的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業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提高海洋開發能力,使海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大船海工的資產總額約為167.4億元,其中流動資產約為150.2億元,非流動資產約為17.2億元,凈資產為-19.21億元,資不抵債。
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1月大船海工破產重整。這家代表遼寧海工裝備制造業最高水平、總書記親自視察過的“國有”船企也成為也成了破產而通過重整程序求生的大型船企。
2021年6月30日被法院裁定批準大船海工重整計劃、終止大船海工重整程序。
由于海工行業的高度專業性和市場的特殊性,導致大船海工自進入重整以后困難重重,在破產清算邊緣苦苦掙扎,最終借助政策性保險賠付,通過創造性方案挽救了具有極高重整價值的債務人,開創非上市公司債權人“自救式”重整先例,普通債權清償率較清算狀態下提升了近十倍。
各方通力協助,創新性地提出了“自救式”重整方案,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保險賠款為主要重整資金來源,普通債權進行債轉股,原大船海工經營管理層繼續負責重整后的生產經營。
權益調整方面,大船海工原股東持有的100%股權無償轉讓給由大船海工債權人持股平臺和管理團隊共同設立的新公司,法院裁定過戶。
償債資金方面,管理人與中國信保簽署了總賠付數額高達17.5億元的理賠備忘錄,達成了十座平臺的一攬子賠付方案,這是截至目前中國信保針對海工行業的單筆最高賠款。
2021年11月16日,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原金融性債權人組建的持股平臺—遼寧省和融君潤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成立,該合伙企業系為146億元金融性債權轉為重整后大船海工股權而設立的。
2021年11月18日,中國信保賠付款17.8億到賬,重整資金全部到位。
11月30日,大船海工完成股權劃轉,持股平臺成為大船海工的實際控制人,完成了市場化債轉股的全部結構搭建。
前控股股東大船重工承諾,在大船海工重整計劃執行日起第六年對土地、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不含海工平臺)所對應的價值進行股權回購,如屆時大船海工除土地、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不含海工平臺)外仍有其他資產和負債未清理完畢,屆時大船重工有權作出不予回購的決定。
二、債權人合伙控股,經營效果待驗證
海工行業的高度專業性和市場的特殊性,大船海工重整工作一度由于無合適的投資人而陷入僵持狀態,勉強靠自身經營資金、應收賬款回收、共益債借款維持,在破產清算邊緣苦苦掙扎。
大船海工又具有極高的挽救價值,重整期間公司成功交付項目 2 座自升平臺,2 條全球首制的 85000 方乙烷運輸船,完成全國首個 8500 方 LNG 加注船的下水,并承接了和中標了合同金額近 20 億人民幣的新項目,在經營轉型上取得重大突破并贏得訂單,不僅實現了破產財產的保值增值,還為企業重生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充分展現了持續經營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
各方被動兼主動,創新性地提出了“自救式”重整方案,以保險賠款為主要重整資金來源,普通債權進行債轉股,原大船海工經營管理層繼續負責重整后的生產經營。
大船海工是無投資人前提下,以債權人為主導,并通過合伙企業集中持股而對原主體進行市場化破產重整的全新案例。
大船海工重整程序啟動后,借助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17.5億元保險賠款作為主要重整資金來源,全部債權人進行債轉股共同成為公司股東。
廣東遠景產業投資董事、知名破產事務專家王佳佳博士指出,這種制度設計下,各大金融機構通過持股平臺合伙企業間接控股大船海工,但各金融機構缺少實體經濟和行業經驗和人才,難以直接和深度參與公司的戰略、經營和管理,與傳統的產業投資人控股股東的參與方式和管控方式將完全不同,而公司原經營管理層保留,未來主導企業的經營發展,勢必需要與控股股東達成戰略上、財務上、經營上等各方面的統一意見,同時需要滿足金融機構股東在合規管理、風險控制上的切實需要。
該合伙企業管理合伙人和君咨詢公司,充分協調各方利益,以科學合理的規則制度設計,協助企業困境重生,維護好金融性債權人的權益,推進重整計劃的落地實施。
合伙企業未來應圍繞各方核心訴求開展合伙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建立日常工作規范與風險防控機制,保證合伙企業財務安全,防范企業經營風險;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治理機制和議事規則,協調和促進債權人與管理層之間就重大事項達成共識;三是圍繞合伙人投資價值的最大化,幫助企業建立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能力,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分配,同時通過引入產業基金、戰略投資人、財務投資人等為股東實現科學合理的退出策略與路徑;四、適時實施資產證券化。大船海工高度符合資本市場特別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戰略產業領域,是擁有海洋硬科技的行業隱形冠軍,具有IPO的巨大潛力。
三、大船海工最最最,破產重整求生路
大船海工是國內建造歷史最悠久、經驗最豐富、完工產品最多的海洋工程建造公司之一,是全國海工裝備制造業最高水平的國有船企代表之一,營業收入、資產規模均超過百億。作為海工制造行業龍頭企業,大船海工是海上石油等領域的重要排頭兵,在全國船舶行業具有標桿模范作用。
大船海工的前身為大船集團海洋工程事業部,自上世紀70年代已開始參與中國第一代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的建造。大船海工具備批量建造各類浮式海洋鉆井裝備的總承包建造能力,具備年交工8-10個海工項目的能力。
自2006年11月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至今,公司已累計開工38座海工平臺、完工23座海工平臺、目前手持多座海工平臺,公司累計實現產值419億元,銷售收入350億元。
2015年,大船海工成為首批入圍海工企業白名單的7家企業之一。
企業在自升式鉆井平臺領域處于國內絕對領先地位,承接多座半潛式鉆井平臺。
2015年,大船海工從海工成功“轉型”造船,接獲了來自盧森堡公司Jaccar Holdings的5艘全球首制85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乙烯運輸船(VLEC)總包建造合同,成為中國第一家建造VLEC的船廠。
王佳佳博士表示,盡管大船海工那么多最最最,眾多光環和背景加持,依然只能通過破產重整來重生,說明了破產重整對于眾多大型企業是個很好用、很實用、很有效率、很有效果的急救工具。